在近日舉辦的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上,中國農業大學正式發布了神農大模型3.0版本。這款面向農業領域的人工智能模型實現了全國農業學科與應用場景的全面覆蓋,標志著我國農業智能化進程邁入全新發展階段。該模型重點打造36個農業智能體,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模型體積與性能的雙重突破。
研發團隊在模型架構上采用動態稀疏機制與增量壓縮技術,成功將模型算力需求縮減50%。在保持核心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關鍵任務性能損耗控制在1%以內。這種技術突破使農業AI應用從"可用"階段升級為"易用、普惠"階段,為農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更經濟的解決方案。目前推出的32B、7B和1B三個版本,可滿足不同場景的部署需求。
與模型同步推出的"神農大模型智能體平臺"構建了完整的農業AI應用生態。該平臺深度整合大模型能力,兼容主流通用模型架構,支持智能體在多種環境下的靈活部署。通過模塊化設計,平臺實現了農業全鏈路的數據協同與業務聯動,為智慧農業提供了標準化解決方案。
針對農業場景的特殊需求,研發團隊同步推出三款專用一體機設備。"神農-啟航"適配1B輕量級模型,"神農-拓疆"支持7B標準模型,"神農-至臻"則搭載32B旗艦模型。這些設備采用三防設計,可在-20℃至60℃環境穩定運行,具備完全離線工作能力。其"即插即用"的特性,使田間地頭、溫室大棚等場景的AI部署變得簡單高效。
實際應用數據顯示,神農大模型已在京津冀、內蒙古、東北等地區開展規模化應用,累計服務農業從業者超過10萬人次。通過智能種植指導、病蟲害預警、產量預測等功能,有效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模型覆蓋的作物種類超過200種,應用場景涵蓋種植、養殖、加工等農業全產業鏈環節。
核心亮點:全國農業學科覆蓋最完整的大模型體系,36個專業智能體精準服務農業細分領域;算力效率提升50%的技術突破,實現高性能與低成本的平衡;智能體平臺與專用硬件協同,構建安全可控的農業AI生態;三防一體機適應極端環境,保障農業現場的穩定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