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匯區近日舉辦的“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試驗區”成果展示活動中,一款名為“匯啟學”的智能教育應用正式亮相。這款由上海創智學院、華東師范大學與徐匯區教育局聯合研發的垂類工具,依托InnoSpark教育大模型的底層技術,旨在為區域教育提供更精準的教學支持。
作為上海首款基于教育大模型的垂直應用,“匯啟學”的誕生與InnoSpark大模型的發展密不可分。今年7月,由上海創智學院主導研發的“啟創?InnoSpark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1.0”已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智能教育論壇上發布。該模型基于國產千問基座自研,針對教育場景深度優化,在價值觀引導、創新思維培養和個性化教學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
上海創智學院作為2024年7月成立的新型高等教育科研機構,定位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改革的實踐平臺。此次與華東師范大學、徐匯區教育局的合作,正是其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嘗試。
活動現場披露的數據顯示,徐匯區在AI教育領域已取得實質性進展。全區超過70%的學校已開展人工智能教育實踐,智慧課堂應用覆蓋師生超5萬人次,AI生成的學情分析報告累計超過2萬份。試點學校教師備課效率平均提升40%,顯示出技術對教學效能的顯著提升作用。
在師資建設方面,徐匯區構建了多層次培養體系。通過聯合20余所高校和企業,組建了400人規模的種子教師隊伍,開發了90多個學科智能體,并整合近300個社會實踐活動點,形成課內外聯動的AI教育生態。
課程體系建設同樣取得突破。徐匯區已形成覆蓋全學段的人工智能課程讀本及配套學習平臺,構建了“基礎普及-進階拓展-綜合提升”的完整課程鏈。針對教師發展需求,教育部門聯合學科教研員、種子教師和名師工作室,開發了12個學科通用的智能體集群,重點解決備課環節的共性問題。
在心理健康和生涯規劃領域,AI技術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徐匯區建立的動態評估機制已實現全區學生心理篩查全覆蓋,每年為8000余名學生提供個性化生涯指導,體現了技術賦能教育的溫度。
上海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將持續深化人工智能與教育的融合,堅持育人導向、應用驅動、教師主體和安全底線,推動技術從教學輔助向育人賦能轉變,構建符合時代需求的數字教育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