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正以驚人的速度重塑人類生活,從智能家居到交通出行,從醫療健康到網絡安全,AI技術通過智能交互和助手功能,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日常體驗。數據顯示,全球已有約十分之一的人口使用過ChatGPT,國內豆包APP的月活躍用戶規模更突破1.5億,AI領域的用戶增長速度遠超互聯網初期發展階段。
依托成熟的互聯網基礎設施,AI技術從誕生之初便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如今正以不可阻擋的態勢席卷各行各業。阿里、京東、抖音等頭部企業紛紛加大在AI領域的投入,通過資金、人才和資源的集中布局,爭奪電商行業新范式的主動權。
2023年起,頭部企業開始在財報中高頻提及AI戰略,而今年年初DeepSeek大模型的推出,成為推動行業進入快車道的轉折點。其開放且高效的技術框架顯著降低了算力門檻和應用成本,不僅讓企業看到AI的商業潛力,更點燃了國內企業實現技術彎道超車的信心。一場圍繞AI的激烈競爭由此展開。
今年2月,阿里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AI與云基礎設施建設,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創下中國民營企業在該領域的最高投資紀錄。9月,阿里CEO吳泳銘在2025杭州云棲大會上提出“ASI宣言”,將通用人工智能(AGI)視為起點,并規劃了通往超級人工智能(ASI)的三階段演進路線:從智能涌現到自主行動,再到自我迭代,最終實現全面超越人類的超級智能。他預測,未來每個家庭、工廠和公司都將擁有大量智能體和機器人,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人類與AI的協同將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強大能力。
京東同樣在AI領域展開全面布局。今年5月,京東推出“TGT頂尖青年技術天才項目”,面向全球招募技術人才,聚焦多模態大模型、機器學習、空間智能等80余個前沿課題。7月,京東在秋招中釋放1.8萬個核心崗位,與阿里、抖音等企業展開AI人才爭奪戰。9月,京東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資源,帶動形成萬億規模的人工智能生態。創始人劉強東親自推動AI戰略落地,從用戶端的京犀、他她它等AI產品,到零售、物流等場景的應用,AI正在重構京東的供應鏈體系。
隨著流量紅利逐漸消退,電商平臺開始意識到,單純依靠低價補貼和規模擴張的傳統模式已難以為繼。商家利潤承壓、流量成本高企、用戶審美疲勞等問題日益凸顯。今年雙11期間,阿里、京東、抖音等平臺將AI工具深度融入大促,推動行業競爭從價格戰轉向效率戰和體驗戰。
阿里媽媽以AI為核心,將萬相臺無界版升級為“萬相臺AI無界”,優化貨品全站推、內容營銷和品牌廣告的投放模式。例如,“貨品全站推”通過AI技術自動挖掘高增長潛力商品,滿足商家多元營銷需求。京東則發布商家智能客服“京小智5.0”,能夠準確理解消費者訴求,并從商品和店鋪維度分析用戶流失原因,實現從“被動應答”到“主動服務”的轉變。抖音的巨量引擎聚焦心智營銷,通過AI技術實現用戶畫像精準圈選、AIGC內容生成和流量動態調配,助力品牌商家實現規模與心智的雙重突破。
回顧電商發展歷程,從簡單的線上交易到覆蓋物流、支付、營銷的復雜生態系統,每一次變革都離不開新技術的驅動。如今,阿里、京東、抖音等巨頭在AI領域的全面布局,正在改寫電商行業的競爭規則。AI能力已從效率工具升級為驅動增長、重塑體驗的核心引擎,誰在AI賽道上落后,誰就可能失去未來市場的主動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