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主論壇上,宇樹科技創始人兼CEO、CTO王興興亮相圓桌討論環節,圍繞機器人技術突破、應用場景拓展及落地難點等話題展開深度分享。他指出,當前機器人行業正處于從技術驗證向規模化應用過渡的關鍵階段,家庭、工業及消費娛樂場景的差異化需求正推動技術路徑持續分化。
針對家庭場景的落地路徑,王興興提出"分階段推進"策略。短期來看,為現有掃地機器人加裝小型機械臂的改造方案更具可行性,預計1-2年內可實現規模化部署,這類設備能完成簡單物品抓取、桌面整理等任務。而具備雙臂操作或全尺寸人形結構的機器人,因涉及復雜動態平衡控制與高精度力反饋技術,其商業化進程將相對滯后。他特別強調,理想中的家庭機器人應具備烹飪、清潔、搬運等綜合服務能力,但這類全功能產品的實現仍需突破多模態感知融合、長期自主學習等核心技術瓶頸。
在工業應用領域,王興興坦言面臨傳統自動化設備的激烈競爭。"機器人系統必須證明其綜合效率超過人工操作,且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于專用機械臂,才能獲得市場認可。"他以汽車制造產線為例,指出當前工業機器人需在3C裝配、精密檢測等環節實現效率與靈活性的雙重突破。據透露,宇樹科技正通過模塊化設計降低部署成本,同時開發自適應抓取算法提升操作精度,目標在2026年前構建起覆蓋中小制造企業的標準化解決方案。
談及安全體系建設,王興興透露公司已建立三級防護機制:底層操作系統采用軍工級加密協議,運動控制層部署實時故障監測系統,應用層設置權限分級管理。他特別提到過去三年中,通過與全球白帽黑客社區的合作,累計修復了23個潛在安全漏洞。"安全不是靜態標準,而是需要持續迭代的動態過程。"他呼吁行業共同建立覆蓋硬件、算法、數據的全鏈條安全標準,并推動建立類似汽車行業的強制檢測認證體系。
在信息安全防護方面,王興興展示了宇樹科技的"防御-響應-進化"閉環體系。該系統通過模擬攻擊測試不斷強化防護能力,2024年成功攔截了17次針對運動控制模塊的惡意攻擊。他同時建議建立機器人事故保險機制,參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經驗,開發覆蓋操作失誤、系統故障等場景的定制化險種。
對于社會認知問題,王興興呼吁公眾以更開放的心態看待技術迭代。"就像早期汽車需要經歷安全測試一樣,機器人也需要經歷從實驗室到真實場景的磨合期。"他透露,宇樹科技正在與多所高校合作開展人機共融實驗,通過真實用戶反饋優化交互設計,預計2025年下半年將發布新一代具備情感識別能力的服務機器人原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