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要打造烤腸大叔的香腸工廠,成為中國的LaCollina。”在“2025中國餐飲品牌節”上,烤腸大叔品牌創始人唐健這樣描繪自己的愿景。這位曾因投資失敗負債4600萬元的餐飲人,如今正通過一根烤腸開啟人生新篇章。
上世紀末,唐健在青島餐飲界曾風光無限。2000年創立的唐家老院子成為川菜地標,朗園酒吧更是浪漫婚宴的首選地。2005年香港影星湯鎮業的婚禮在此舉辦后,婚宴訂單暴增,生意達到頂峰。然而2015年,一場錯誤投資讓他從云端跌落,4600萬元債務壓得喘不過氣,家人被迫隱姓埋名遠走他鄉。
大年初三,唐健獨自登上嶗山反思。一年山居生活后,他帶著母親灌制的香腸重返市井。2017年10月,在妹妹資助下,他在1.2米寬的檔口支起烤爐。起初顧客避之不及,直到他將麥德龍采購單貼在攤前——這張A4紙成了信任背書,顧客開始成捆購買生腸回家自制。
“上帝關了一扇門,又開了一扇窗。”唐健發現烤腸從街頭小吃轉變為家庭美食的潛力。當顧客帶著孩子復購時,他意識到這不僅是生意,更是重建生活的契機。2022年8月,漳州二路12平米的店鋪開啟直播,首日1.8萬元、次日7.8萬元、第三日11.3萬元的銷售額印證了市場潛力。
2022年11月,杭州湖濱銀泰店開業引發媒體關注,相關話題以4億閱讀量登頂熱搜。盡管次年因供應鏈問題損失6000萬元訂單,唐健仍堅持全程監管生產。“寧可少做,也要保證品質”的執念,讓他在2023年啟動建廠計劃。
2024年底,青島嶗山區王哥莊村的花園式工廠落成。這座前店后廠的建筑引進德國全自動扭結剪切一體機,成為當時中國唯一一臺同類設備。德國工藝師馬克參觀后驚嘆:“你們是我在中國15年遇到的例外。”這句話讓唐健淚灑現場,因為他找到了與英國高端香腸品牌相同的理念——堅持鮮肉制作。
工廠內設12張餐桌的體驗區,美國煙熏烤肉爐與窯烤披薩爐的結合催生出烤腸披薩等新品。墨魚、牛肉、黑胡椒等口味組成的“肉食主義”拼盤,將單一產品延伸為餐桌解決方案。今年9月開業后,12張桌子創造日均4萬元營收,未含伴手禮的業績已證明模型可行性。
在產品矩陣上,經典原味烤腸已上線銷售,茅臺酒調和的“醬香烤腸”即將面世。這款2019年測試就廣受歡迎的產品,將與金門高粱酒、葡萄酒系列共同構成商務禮品線。面對文旅機構與民宿的合作邀約,唐健計劃通過合伙加盟模式拓展生態。
他的終極目標是打造中國版LaCollina。這家日本烘焙工廠2024年接待490萬人次,年營業額達10億元人民幣,集生產、售賣、用餐與戶外空間于一體。唐健正研究其六大運營模式:田園沉浸式動線、慢節奏迭代、生產場景體驗化、季節限定策略、村民生產合伙人制度以及全球化田園IP打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