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創始人張朝陽在完成南澳島至饒平海灣的橫渡挑戰后,次日便以旅游與美食播主的身份現身汕頭與潮州,通過搜狐視頻關注流“張朝陽”賬號的全程直播,帶領網友沉浸式感受潮汕文化的獨特魅力。

首站探訪汕頭歷史文化地標“小公園”,中山紀念亭旁的英歌隊表演瞬間吸引了張朝陽的目光。這種源自《水滸傳》的剛勁舞姿氣勢磅礴,他不僅全程專注觀看,還主動向隊員學習轉槌動作,親身感受非遺項目的豪邁活力。直播中,他回憶起前日橫渡挑戰的驚險經歷——深水海域的高速洋流多次將他卷入蠔區,手部被繩索附著的鋒利貝殼劃傷,甚至一度上船避險,但最終調整狀態完成挑戰,歷時5小時18分抵達終點。談及此,他笑著調侃:“昨天跟蠔搏斗了好幾個小時,今天吃到蠔烙,有種復仇的感覺。”
隨后,張朝陽轉赴潮州古城,開啟一場千年文化的探尋之旅。站在“中國四大古橋之一”的廣濟橋東門,他被韓江的江景與橋體建筑深深吸引:“江面寬度恰到好處,江風拂面,令人心曠神怡。”橋墩上,手拉壺、剪紙、木雕、潮繡、陶瓷、抽紗等非遺傳承人齊聚一堂。手拉壺大師林朝明現場展示千年技藝,壺身、壺嘴、壺膽均由手工拉制,嚴絲合縫。張朝陽化身“物理老師”,指著作品解釋道:“數學上屬于柱坐標,全是圓轉的。”

從廣濟橋步行至廣濟樓,漫步于唐風宋韻的古城街巷,張朝陽感嘆:“這里對傳統文化的保留堪稱典范。”城樓內的潮州非遺精品展上,木雕“一攏江海”、潮繡“歲朝清供”等作品讓他駐足良久。他坦言:“今天最打動我的就是工匠精神——不急不躁,追求極致,這正是長期主義的體現。”
談及此次潮汕之行,張朝陽用“文化穿越”形容感受:“行走在潮汕,仿佛穿越回南宋、北宋,這是一場真正的文化之旅。”他特別提到,潮汕的“工匠精神”不僅體現在非遺技藝中,更滲透于飲食、潮繡等日常細節里,“講究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儀式感”。直播中,他透露搜狐作為自媒體平臺將持續傳播潮汕文化,并提及搜狐視頻正在舉辦的漢服比賽:“潮州工匠能制作出宋代宮廷品質的漢服,若能合作,或能共同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