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與AMD正式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共同部署規模達6GW的AMD Instinct MI450 GPU計算集群,其中首批1GW容量計劃于2026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作為協議核心條款之一,OpenAI獲得認購最多1.6億股AMD普通股的權利,若全部行權將持有AMD約10%股份。消息公布后,AMD盤前股價最高飆升35%,市值一度突破3470億美元。
此次合作聚焦于AI算力基礎設施建設,AMD將提供基于Instinct MI450系列GPU的定制化計算方案。該系列芯片采用先進架構設計,專為大規模AI訓練優化。根據協議框架,雙方將建立聯合研發機制,在芯片架構、算力調度及能效優化等領域開展深度協作。AMD首席財務官透露,此次合作預計在未來五年內為公司帶來數百億美元收入。
資本市場對這項合作反應強烈。在協議披露后的盤前交易時段,AMD股價從每股165美元迅速攀升至217美元,漲幅達31.5%。若按當前市值計算,OpenAI持有的10%股份潛在價值超過350億美元。投資分析師指出,這種技術巨頭與AI實驗室的股權綁定模式,正在重塑半導體行業的競爭格局。
OpenAI的算力擴張戰略顯露出驚人野心。該公司此前公開的能源規劃顯示,其目標是在2033年前將電力消耗提升至250GW,相當于當前美國全國用電量的53%。總裁Greg Brockman強調,構建通用人工智能需要"從芯片到數據中心的垂直整合能力",與AMD的合作將"突破現有技術棧的物理極限"。
值得關注的是,這項合作發生在OpenAI與英偉達建立10GW計算集群合作的兩周之后。當時英偉達CEO黃仁勛曾表示,將考慮對OpenAI進行最高達1000億美元的戰略投資。行業觀察者注意到,AMD董事長蘇姿豐與黃仁勛存在表親關系——蘇姿豐的外公與黃仁勛的母親為兄妹,這種家族紐帶為技術聯盟增添了特殊色彩。
在技術路線層面,兩大合作呈現差異化布局。英偉達方案側重于現有H100/H200架構的規模化部署,而AMD則承諾為OpenAI定制新一代MI450芯片,在內存帶寬和能效比方面實現突破。這種雙供應商策略既保障了算力供應安全,也通過技術競爭推動創新。
隨著AI模型參數規模突破萬億級別,算力需求正呈現指數級增長。OpenAI測算顯示,其下一代模型訓練所需的計算量將是GPT-4的500倍。這種需求倒逼下,科技巨頭開始深度介入硬件研發環節,形成"算法定義芯片"的新范式。AMD技術團隊透露,MI450架構已針對OpenAI的Transformer模型進行專項優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