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領域龍頭企業OpenAI正通過深度綁定芯片供應商,構建算力供應的穩固網絡。近期,該公司與AMD、英偉達兩大芯片巨頭達成戰略協議,涉及股份置換、資本投入及長期芯片采購,引發資本市場高度關注。
根據AMD發布的公告,該公司向OpenAI授予了至多1.6億股普通股的認股權證,行權價格低至每股0.01美元。若OpenAI按當前AMD總股本計算完成全部行權,將持有約10%的股份。這項安排與雙方簽署的GPU供應協議直接關聯——OpenAI承諾未來數年內部署總容量達6吉瓦的AMD GPU,首批1吉瓦的MI450系列芯片將于2026年下半年啟用,后續逐步擴展至MI300X至MI350X系列。
協議條款顯示,股權歸屬將分階段實施。首批股權將在1吉瓦GPU部署完成后生效,剩余部分隨采購規模擴大逐步解鎖。但最終行權條件包含股價門檻,AMD要求最后一批股權歸屬時其股價需達到600美元/股,而當前股價僅徘徊在200美元左右。認股權證有效期至2030年10月5日,為雙方合作預留了充分時間窗口。
這場合作對AMD財務影響顯著。公司CFO讓·胡透露,與OpenAI的協議預計將帶來數百億美元收入,同時提升非公認會計準則下的每股收益。CEO蘇姿豐則強調,雙方技術優勢互補將創造雙贏局面,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領域。
無獨有偶,OpenAI與英偉達的資本聯動同樣以芯片供應為前提。9月22日,英偉達宣布對OpenAI進行高達10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但資金注入將與至少10吉瓦AI數據中心的建設進度掛鉤。首期1吉瓦系統預計于2026年下半年在Vera Rubin平臺部署,涉及數百萬塊GPU的采購。這種"對賭式"投資模式,確保了英偉達產品獲得穩定訂單。
資本市場對上述合作反應劇烈。AMD股價在協議公布當日盤中暴漲30%,最終收漲27.3%至215美元上方,而英偉達股價則下跌1%。這種此消彼長的現象,折射出芯片行業競爭格局的微妙變化。此前英偉達宣布投資OpenAI當日,其股價上漲3%的同時,AMD股價下跌0.78%,顯示投資者對兩家公司市場定位的重新評估。
為完善算力供應鏈,OpenAI的布局不止于此。該公司同時與三星、SK海力士達成存儲芯片供應協議,確保高帶寬存儲器(HBM)的穩定供給。兩家韓國廠商計劃將先進DRAM晶圓月產能提升至90萬片,為AI訓練提供內存支持。這種全鏈條合作模式,使OpenAI在芯片采購中獲得更強議價能力。
從行業視角看,芯片廠商通過股權綁定客戶已成為新趨勢。這種"以投代銷"的策略既能鎖定長期訂單,又能在激烈競爭中構建排他性合作關系。對OpenAI而言,深度整合上下游資源有助于降低算力成本,為其大規模部署AI模型奠定基礎。而芯片企業則通過資本紐帶,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占據更有利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