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當大多數人還在高速公路上堵車、或在高鐵站排隊候車時,合肥的王先生卻用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帶著女兒回了亳州老家——駕駛私人飛機。這趟300公里的旅程,僅耗時80分鐘,油費僅200多元,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的妻子也駕駛另一架飛機同行,一家三口以“空中組隊”的方式完成了這次回家之旅。這一幕被網友稱為“神仙出行”,同時也引發了關于私人飛行的諸多討論。
作為專業飛行教員的王先生,持有高級飛行執照,此次飛行對他而言并非難事。他表示,逢年過節只要天氣允許,他都會選擇這種方式帶家人出行,不僅速度快,而且經濟成本也相對較低。據他計算,300公里的飛行油費比三人乘坐高鐵的票價還要便宜一些。這一說法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有人羨慕這種高效的出行方式,也有人質疑私人飛行的合法性和經濟性。
事實上,私人飛行并非“想飛就飛”,而是需要滿足一系列嚴格的法律和流程要求。首先,駕駛員必須持有飛行執照,這相當于開車的“駕照”,但獲取難度和要求要高得多。普通人若想考取私人飛行執照(PPL),需年滿17周歲、身體健康并通過民航局體檢,完成至少40小時的飛行訓練(包括理論和實操),并通過相關考試。未經許可擅自飛行,將面臨高額罰款甚至刑事責任。
其次,私人飛機本身也必須“合法合規”。根據規定,飛機需在民航局登記,取得“民用航空器國籍登記證書”和“適航證”,并定期進行維護保養。若駕駛未登記或未適航的飛機,一旦升空就會被監管部門發現,飛機可能被扣押,駕駛員也將面臨處罰。
最重要的是,每次飛行都必須提前向空管部門申請航線,包括起飛時間、航線、降落地點、飛行高度等信息,經審核通過后方可起飛。飛行過程中需全程聽從空管指揮,不得擅自改變航線或高度。否則,可能干擾空中交通秩序,甚至引發安全事故。
王先生的經歷曝光后,網友們的看法兩極分化。一部分人羨慕這種“神仙出行”的方式,認為這才是高效的回家之路;另一部分人則理性分析,指出私人飛行的門檻并不低。購買一架小型私人飛機的成本至少幾十萬,每年的維護費、停機費等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考取飛行執照的費用也高達十幾萬,且需定期復訓。
還有網友好奇,普通人是否有機會體驗飛行。有人提出“共享私人飛機”的設想,即像拼車一樣拼飛機回家,分攤費用;也有人詢問,除了考取飛行執照外,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體驗飛行。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已有不少通用航空公司提供“體驗飛行”服務,花費幾百元即可乘坐小飛機感受空中視角。
盡管私人飛行對普通人而言仍有一定門檻,但王先生的經歷無疑為這種出行方式增添了一份吸引力。隨著通用航空的發展,未來私人飛行是否會成為小眾出行選擇,仍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