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首座采用“雙塔一機”設計的光熱儲能電站正式進入全系統試運行階段。該電站為三峽恒基能脈瓜州70萬千瓦“光熱儲能+”項目的核心組成部分,其兩座近200米高的吸熱塔同時點亮,標志著我國在塔式光熱發電領域實現了從“單塔單機”到“雙塔協同”的技術跨越。
這座裝機容量達10萬千瓦的光熱電站,首次采用“兩座吸熱塔+一套汽輪發電機組”的創新模式。兩座吸熱塔呈東西向布局,間距約1公里,周圍分布著近2.7萬面定日鏡,形成東西部分重疊的圓形鏡場,總采光面積達80萬平方米。鏡面采用高反射率超白玻璃,反射效率高達94%,并配備智能追蹤系統,可實時調整角度以最大化捕獲太陽光能。
與傳統“單塔單機”模式相比,“雙塔一機”設計通過“東西雙吸熱塔+重疊鏡場智能調控”技術,利用動態聚光系統精準適配不同時段的太陽高度角,顯著提升了熱能收集的穩定性。數據顯示,在相同條件下,該設計可使鏡場光學效率提高約24%,為大規模新能源基地的穩定供電提供了新方案。
在儲能環節,電站通過吸熱塔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并儲存在溫度高達565℃的液態熔鹽中。當電網發出調度指令時,高溫熔鹽經換熱系統加熱水產生蒸汽,驅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其熔鹽儲熱系統可滿足10萬千瓦機組6小時滿負荷運行的熱量需求,具備儲能時間長、響應速度快、輸出功率穩定的特點,能夠實現24小時連續供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