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上風電核心裝備供應商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請,華泰國際與招商證券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這家深耕新能源領域二十余年的企業,憑借"建造+運輸+交付"一站式解決方案,已成為行業標桿。
作為國內風電塔筒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大金重工自2000年成立以來持續擴張版圖。公司前身為遼寧大金鋼結構工程集團,2010年登陸深交所后即推出"兩海戰略",聚焦海外風電市場與海上風電市場。經過十五年深耕,其出口海工風電裝備業務規模已居行業前列,在歐洲市場單樁銷售金額排名第一,市場份額從2024年的18.5%躍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9.1%。
財務數據顯示,這家裝備制造商正經歷顯著業績反轉。2022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連續下滑,從51.06億元降至37.8億元,但2025年上半年突然爆發,實現28.41億元營收,同比激增109.5%。凈利潤表現更為亮眼,同期從4.5億元增長至5.47億元,上半年增幅達214.3%。公司解釋稱,海外業務擴張與高毛利率訂單結構優化是主要驅動力。
海外市場已成為核心增長極。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從16.4%飆升至79%,累計在手海外訂單超100億元,覆蓋歐洲北海、波羅的海多個項目群。今年以來,公司在歐洲中標項目數量保持領先,且已規劃至2030年的40萬噸鎖產協議,確保未來產能穩定釋放。
業務結構方面,風電裝備銷售持續占據主導地位,各期收入占比均超92%。新能源發電業務自2023年起逐步發力,收入占比從3%提升至5.7%。現金流表現同樣穩健,同期經營活動現金凈額從9950萬元增長至10.35億元,2025年上半年雖有所回落,但仍保持2億元凈流入。
毛利率水平印證了戰略轉型成效。報告期內,公司整體毛利率從16.6%攀升至28.2%,其中2023年與2024年分別達23.1%和29.8%,顯示高附加值產品占比提升帶來的盈利改善。
此次港股IPO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四大方向:深化深遠海綜合解決方案、建設歐洲總裝基地、投入全球研發中心、拓展新市場,同時補充營運資金。股權結構顯示,控股股東金鑫及阜新金胤合計持有約40.15%投票權,保持對公司的實際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