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浙江公司近日在舟山海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完成5G超遠覆蓋增強組網及極限測試任務。測試團隊從朱家尖啟程,以普陀區桃花島對峙山基站為起點,向東推進至120公里外的海域,通過兩天連續測試驗證了低中高頻段5G網絡在不同天線配置下的覆蓋性能,累計測試里程超過450公里。實驗數據表明,在優化組網方案支持下,岸基5G信號覆蓋距離突破100公里,最遠端下行速率仍保持60Mbps,充分滿足高清視頻傳輸等業務需求。
針對海洋特殊環境,技術人員創新采用特制高增益天線與新型有源天線單元(AAU)設備,通過波束精準定向技術實現信號遠距離傳輸。結合電子海圖大數據分析,系統對射頻參數進行動態優化,確保漁場作業區、船舶錨地及航道等重點區域實現海面與低空立體覆蓋。這項技術為海上作業人員提供穩定通信保障,同時支撐海洋無人機物流、空中巡檢等新興業態發展,助力海洋牧場生產監控、保稅燃油加注等關鍵業務數字化轉型。
為破解船舶金屬結構對無線信號的屏蔽難題,研發團隊在主要航道推出5G CPE與船載微型基站組合方案。通過分布式覆蓋技術,將5G信號均勻延伸至船艙內部,確保航行期間高清視頻通話、在線娛樂等業務流暢運行,徹底消除"離岸即失聯"的通信痛點。該技術已在實際航行中驗證,有效提升船員與乘客的通信體驗。
在遠海區域通信覆蓋方面,中國電信浙江公司開展"海天地一體"5G NTN網絡研究。通過整合國產天通衛星系統、5G非地面網絡基站及終端設備,成功完成多終端、多場景的海洋物聯網與寬帶數據實時傳輸驗證。這項突破為5G NTN技術在海域商用化應用奠定基礎,未來可支持更廣泛的海洋監測與應急通信需求。
依托舟山豐富的海洋經濟資源,中國電信浙江公司持續推進無線技術創新。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構建海陸空立體化通信網絡,已為浙江海域經濟發展提供堅實支撐。當前實施的"寬帶海疆"工程正加速推進,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布局,為海洋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智慧海洋建設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