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浪潮中,唐山這座傳統工業城市正以機器人產業為突破口,開啟轉型升級的新篇章。9月中旬舉辦的“北京·河北機器人產業共享制造對接會”上,唐山憑借11個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的項目,成為京津冀機器人產業鏈協同發展的關鍵節點。
作為中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唐山近年來在機器人領域異軍突起。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全市新增機器人企業40家,總數達到262家,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4.2%至90.7億元。其中唐山高新區表現尤為突出,集聚了全市90%的機器人企業,在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領域培育出開元集團、中信重工開誠智能等全國性龍頭企業。
這種產業躍升的背后,是唐山與北京的深度協同。在機器人產業鏈被列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六大重點產業鏈的背景下,唐山高新區創新推出“北京創意、唐山轉化”模式,通過打造雙向“飛地”突破區域壁壘。位于國家火炬唐山機器人特色產業基地的共享制造工廠,正是這種協同的典型載體。該工廠為中小企業提供首臺套產品制造、科研成果轉化等一站式服務,幫助企業降低8%以上單位成本,縮短15%以上研發周期。
這種共享制造模式正在釋放強大效能。百川機器人共享工廠配備柔性生產單元,可年產3000臺(套)機器人產品,已推動50余項產品實現從概念到市場的轉化。中信開誠工業設計實驗室、旭華智能電子產品工廠等組成的共享智造集群,則針對初創企業“缺廠房、缺設備”的痛點,提供全鏈條解決方案。目前已有中科院、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12家京津冀研發團隊的科技成果在此落地,促成36家初創企業落戶。
應用場景的深度開發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引擎。唐山高新區梳理出鋼鐵、能源、醫養等110個典型應用場景,通過“揭榜掛帥”機制激勵企業創新。在鋼鐵行業“機器換人”需求超百億元的市場背景下,華安百唐等企業正重點突破鋼筋分揀等工業場景。其研發的四足機器人已應用于巡檢場景,人形機器人則在導覽、陪伴等領域實現商業化,與公安系統合作的巡邏、噪聲管控等解決方案正在測試。
為加速供需對接,唐山高新區每年組織90場以上“機器人+行業”對接會,聘請專業機構全領域挖掘應用場景。今年已舉辦的20余場對接會促成10余項合作訂單,推動本地頭部企業如開誠智能等加大在唐應用。隨著既有企業裂變專項行動的實施,百川集團三期、中信重工開誠智能二期等項目相繼投產,唐山正朝著3年內產業規模突破200億元的目標加速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