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客車服務公司旗下Satair成都分公司近日完成首單飛機資產采購業務,成功從國內航空租賃企業收購一架機齡19年的A319客機機身。這一突破性交易不僅打通了"收購-拆解-分銷"的完整產業閉環,更標志著空客在華首個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項目邁入實質性運營階段。
該架原屬四川航空的客機在完成商業運營后,將由空客(成都)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有限公司實施專業拆解。通過國際領先的綠色拆解技術,可實現飛機材料90%以上的循環利用率,產生的二手可用航材(USM)將通過Satair全球分銷網絡及合作伙伴VAS Aero Services進入國際市場。值得關注的是,此次交易同步涵蓋發動機處置服務,形成從機身到動力系統的全鏈條解決方案。
"這標志著中國航空循環經濟進入新階段。"Satair中國區董事總經理Andy Lee指出,通過與中飛租賃、空客成都的三方協同,構建起覆蓋飛機退役全流程的服務體系。該模式既能滿足市場對高品質二手航材的旺盛需求,又為航空公司提供了更具經濟性的資產處置方案。
作為空客在歐洲以外布局的首個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心,成都項目自落地雙流區以來持續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海南航空、廈門太古等十余家航空企業已將其納入核心供應商體系,形成涵蓋部件維修、航材貿易、物流倉儲的完整產業生態。中飛租賃總經理劉東智表示,此次合作驗證了多方在資產全周期管理領域的協同能力,為行業樹立了創新標桿。
據技術團隊介紹,拆解過程采用模塊化作業流程,從客艙內飾到航電系統均實現精細化分類處理。產生的二手部件經過嚴格檢測認證后,將優先供應國內航空維修市場,剩余材料則通過再生工藝轉化為工業原料。這種分級利用模式較傳統拆解方式,可使資產殘值提升30%以上。
隨著首架飛機交付完成,雙流航空經濟區已形成以空客項目為龍頭的產業集群。區域內聚集的航空企業涵蓋飛機租賃、客改貨、發動機維修等多個領域,年處理退役飛機能力達20架次。這種產業集聚效應不僅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更推動成都向全球航空維修第三極加速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