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舉辦的2025年《財富》世界500強峰會上,近300位來自全球的商業領袖與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站在新周期的起點:發現、擁抱與重塑”這一主題展開深度對話。廣汽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馮興亞作為受邀嘉賓出席峰會,并在訪談中系統闡述了汽車產業未來十年的變革方向,提出“生態競爭”“中國車企全球化”等關鍵論斷,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針對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的演變,馮興亞預測,到2035年全球前十大車企中將有3至5家來自中國。他指出,中國在新能源技術、低碳化轉型領域已形成先發優勢,智能網聯技術更處于全球領先地位。若這一趨勢持續,中國車企將通過技術輸出與品牌升級,完成從區域市場到全球舞臺的跨越。他特別提到,廣汽正通過“核心技術自研+開放生態合作”雙輪驅動,加速構建全球化競爭力。
在談及企業核心競爭力時,馮興亞強調,盡管汽車行業技術門檻有所降低,但整車企業仍需構建四大能力:精準的用戶需求洞察與產品定義能力、高效的整車集成能力、領先的智能化技術能力以及創新的營銷服務能力。廣汽為此制定了“矛盾盾”戰略:以“三電”系統、電子電氣架構等核心技術自研為突破口,以AI賦能的制造與品控體系為保障,同時通過全球資源整合補全生態短板。例如,其自主研發的星靈電子電氣架構已實現整車OTA升級效率提升30%,AI品控系統將產品缺陷率控制在百萬分之一以下。
面對用戶需求的多元化趨勢,馮興亞提出“功能價值、安全品質、情緒價值”三重平衡理念。廣汽今年啟動的三大戰役中,IPD流程重構研發體系,通過用戶畫像大數據精準匹配實用與情感需求;AI技術驅動產品功能升級,如智能座艙的語音交互響應速度提升至0.8秒;IPMS體系與NPS管理深化“直聯、直服、直營”模式,實現故障分鐘級診斷與主動預約服務。這些舉措使廣汽用戶滿意度提升至92%,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峰會上,馮興亞首次披露廣汽“電魅力指數”這一創新指標。該指數通過用電成本與用油成本的比值量化電動車經濟性,數據顯示廣州地區這一比值達17,即用電成本僅為用油的1/17,德國、挪威分別為2.5和6。這一數據直觀印證了電動車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上的絕對優勢,也解釋了為何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突破45%,遠超歐美市場。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廣汽公布了“三步走”戰略:2027年前進入100個海外市場,年出口量突破50萬輛;通過本地化生產規避貿易壁壘,目前已建成5家海外KD工廠,明年將擴展至10家;最終實現產能、品牌與體系能力的全球落地。馮興亞透露,廣汽在東南亞市場的本地化率已達65%,歐洲市場則通過與當地科技企業合作,快速適配智能駕駛法規要求。
“無論技術如何迭代,為用戶創造價值始終是企業的立身之本?!瘪T興亞總結道。廣汽正以科技為引擎、用戶需求為導航、生態共建為風帆,致力于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智能、更環保、更貼心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這一戰略已初見成效:今年前三季度,廣汽海外銷量同比增長87%,其中新能源車型占比達53%,成為增長的核心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