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首秀是一種風向標。9月25日,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大幕開啟。作為今年數貿會首場首發首秀,“之江機器人產業服務港”正式啟航,在全球級舞臺上,打響了“機器人母港”產業IP。

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組委會供圖
當前,全球加速邁向人工智能時代,具身智能是各個城市產業布局的必爭之地,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紛紛入局。杭州瞄準機器人產業開啟加速度,明確要“在西湖區打造華東地區功能最齊全的人形機器人訓練中試基地”。
按照浙江和杭州產業導向,西湖區全速建設了目前杭州市唯一的人形機器人中試基地,并以中試基地為載體,布局了之江機器人產業服務港。“我們希望將之江機器人產業服務港,打造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機器人母港’。”首發秀上,西湖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
什么是“機器人母港”?
港,是船舶生產、維修、升級的港灣。“機器人母港”,要打造的是原創技術策源地、準生標準制定地、實景訓練首選地。目前,之江機器人產業服務港已構建“131”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生態體系。第一個“1”就是一個之江機器人產業服務港本身,是物理空間和智造核心;“3”就是三大驅動平臺,中試平臺負責研發制造,認證平臺負責質量把關,實訓平臺負責實戰演練;第二個“1”就是一條產業引擎,未來將拉動超過100億的產值。

之江機器人產業服務港雙浦測試訓練場俯瞰圖 受訪者供圖
百億產業規模,將由三大驅動平臺提供強大支撐。
中試平臺由五八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投入1.6億元,首期投入7800平方米的研發中試空間,提供概念驗證、產品試制、AI訓練、體驗展示等全流程服務。目前,已為多家機器人企業提供服務。
檢測認證平臺由西湖區聯合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打造,將共建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總部)浙江分中心,依托六大核心試驗室,包括國內首個專為人形機器人設計的10米法EMC暗室和視覺算法暗室,填補國內具身智能機器人檢測的空白,力爭主導制定中國的機器人標準,讓“西湖標準”成為“中國標準”。
實訓平臺坐落于雙浦鎮,擁有4600平方米的核心戶外測試場,整合了周邊1500畝的多樣化環境,涵蓋“山水林田湖”等豐富場景,力爭打造國內首個室內外一體化測試訓練場。云深處等頭部企業,都曾在這里訓練。

五八智能訓練師正運用動捕技術訓練人形機器人 曹堅攝
如此龐大的平臺,如何確保其高效專業運營?答案在于創新的“政企共建、央地協同”模式,由西湖區國企和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組建運營公司——浙江國評智檢,對三大平臺進行統一運營和管理。
未來,“機器人母港”的建設、運營計劃非常明確,可以說月月有重大進展、季季有重磅活動。比如,10月將接連舉辦跨國產業對接會,年底前建成國家級認證平臺,明年一季度將舉辦首屆國際機器人場景應用大賽。該賽事計劃于2026年一季度在杭州市西湖區舉辦。這將是國內首個以應用需求為牽引的具身機器人應用競賽平臺,致力于推動“需求—研發—驗證—落地”全鏈條貫通。

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組委會供圖
隨著“機器人母港”正式啟航,西湖區正構建“研、產、賽、展”四位一體的服務體系,并儲備了29平方公里產業空間,服務于機器人企業、項目落地發展。截至目前,已有43家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選擇落戶西湖。預計到2027年,這里將拉動超100億元產值,成為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新支點。
當天,五八智能、西湖機器人、螞蟻靈波三家企業還發布了機器人新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