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秋季新品發布會后,公司創始人雷軍接受媒體專訪,首次系統闡述了小米汽車的核心設計理念。針對外界關于"小米汽車性能參數過高"的爭議,雷軍用汽車工業發展史作出回應:"百年來全球頂尖車企都在極限工況下驗證技術,這不是創新而是行業共識,中國車企現在才真正開始重視這個維度。"
作為國內首個將紐博格林北環賽道作為核心測試場地的車企,雷軍強調小米正在重構汽車行業的價值坐標系。"底盤調校和駕控性能是造車的基本功,就像廚師必須掌握刀工火候。"他透露,小米汽車團隊在德國賽道進行了超過2000小時的極限測試,這種投入強度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在技術路線選擇上,小米展現出與傳統車企截然不同的戰略思維。雷軍指出,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正經歷從"功能堆砌"到"本質回歸"的轉型,而小米要做的就是通過技術創新推動行業聚焦機械素質這個核心命題。"當友商還在討論冰箱彩電時,我們已經把底盤工程師團隊規模擴大了三倍。"
除了硬核技術突破,小米汽車還在創造新的價值維度。其打造的"人車家全生態"系統已實現與2000余款智能設備的無縫連接,用戶可在車內直接控制家中空調、照明等設備。這種場景融合能力源于小米十年積累的物聯網技術積淀,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在工業設計領域,小米汽車正在改寫行業規則。針對傳統車型顏色選擇有限的問題,雷軍揭示了背后的產業邏輯:"每增加一種車漆顏色,生產線就要增加數百萬成本,還要解決色差控制、耐候性等工程難題。"但小米仍堅持投入重金突破技術瓶頸,目前已推出28種定制色,計劃三年內擴展至百種顏色庫,滿足年輕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