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近日聯合實施了一項空間探測計劃,成功發射三枚探測器前往地球與太陽之間的關鍵觀測點——第一拉格朗日點。該點距離地球約160萬公里,是監測太陽活動與空間天氣的理想位置。此次任務旨在深化對太陽風、空間天氣及其對地球環境影響的研究,為人類應對太空環境變化提供科學依據。
搭載三枚探測器的“獵鷹9”號火箭于美國東部時間清晨7時30分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探測器預計于明年1月抵達第一拉格朗日點,開啟為期數年的觀測任務。此次發射的三枚探測器分別為星際測繪與加速探測器(IMAP)、卡拉瑟斯地冕天文臺以及空間天氣跟蹤觀測衛星SWFO-L1,各自承擔不同研究目標。
IMAP探測器將聚焦太陽風層邊界區域的研究,實時監測太陽風與高能粒子活動。通過分析太陽風與鄰近星系的相互作用,科學家希望提升對空間天氣影響的預測能力,例如預防太陽風暴可能引發的電網中斷或衛星故障。該任務的數據還將助力繪制更精確的太陽系空間分布圖,為未來深空探索提供參考。
卡拉瑟斯地冕天文臺是一顆以美國太空物理學家喬治·卡拉瑟斯命名的小型衛星。其核心任務是持續觀測地球大氣層最外層——逃逸層的動態變化,包括形態、范圍、密度及其隨時間演變的規律。通過長期數據積累,科學家期望揭示逃逸層的基本物理機制,并提高對太陽活動如何影響地球環境的預測精度。
第三枚探測器SWFO-L1由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主導,專注于空間天氣的實時監測。該衛星將全天候追蹤太陽活動與太陽風變化,為可能影響地球的破壞性空間天氣事件提供預警信息。其數據將直接服務于衛星運行安全、宇航員太空活動保障以及航空飛行等領域,降低空間天氣帶來的潛在風險。
據項目團隊介紹,三枚探測器的協同工作將形成對太陽-地球系統的立體觀測網絡。通過整合不同探測器的數據,科學界有望更全面地理解太陽對地球宜居性的影響,同時提升人類應對空間環境變化的能力。這一計劃標志著人類在空間天氣研究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