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中國電信以“智領華章 惠啟未來”為主題,通過一系列創新成果展示,呈現了AI技術深度融入行業場景的實踐路徑。具身智能機器人成為展區焦點——一臺機器人正以雙槌擊打節奏,剛勁的舞姿還原著潮汕英歌舞的磅礴氣勢;另一臺則根據觀眾選擇的祝福對象與內容,實時生成鋼琴旋律并完成演奏。這些場景不僅展現了AI與文化藝術的融合,更揭示了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實用化的突破。
支撐這些應用的核心,是中國電信構建的“智能云”體系。以自主研發的“息壤”平臺為中樞,該體系整合了算力、數據、模型與應用,通過“中心—省—邊緣—端”四級架構實現算力資源的智能調度。例如,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數據中心作為國家“東數西算”戰略的關鍵節點,部署了全球首個商用智算昇騰超節點與全液冷智算中心,為區域提供低時延、高可靠的算力支持。這種架構不僅滿足了機器人實時決策所需的算力密度,更通過智能調度算法將資源利用率提升至行業領先水平。
技術突破的另一維度體現在網絡層面。中國電信推出的智傳網(AI Flow)技術,通過連接分散的智能體形成協同網絡,突破了單一設備的智能局限。在遠洋通信場景中,該技術將視頻傳輸帶寬壓縮至傳統方式的百分之一,顯著提升了海上作業的實時監控能力。與此同時,6G全域智惠網與美好家·算力中心等產品的亮相,進一步夯實了智能基礎設施的覆蓋廣度與深度。
在行業應用層面,中國電信展示了AI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通過與珠海“格盛一號”海洋牧場的直播連線,觀眾看到基于智能云體系的養殖決策系統如何實時分析水質數據,并聯動低空無人機完成飼料投喂與海鮮配送。這種“海洋+低空”的復合模式,將傳統養殖的響應時間從小時級縮短至分鐘級。針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痛點,星辰中小企業智能體提供標準化解決方案,企業可通過插件式部署快速集成生產管理、客戶分析等功能,無需自建IT團隊即可實現運營效率提升。
日常生活場景中,AI產品的普及正在重塑用戶體驗。支持50種方言識別的天翼AI中屏,讓老年群體也能輕松使用智能服務;具備卡路里分析功能的AI眼鏡,可實時翻譯外文菜單并推薦健康餐食;而AI智伴小熊則通過語音交互陪伴兒童學習,覆蓋從語言啟蒙到科學實驗的多維度需求。這些產品表明,AI技術正從專業領域向大眾生活滲透,形成“無感化”的智能服務生態。
在城市治理領域,AI的應用正推動管理方式向精細化轉型。依托時序分析算法的“星辰·辰思”公共安全模型,可對燃氣管網、橋梁結構等基礎設施進行7×24小時風險預警,其準確率達到行業專家水平。針對低空經濟的安全需求,“云獵”無人機偵測系統通過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實現了99%以上的黑飛無人機識別率,并支持電子干擾與定向捕獲的反制手段。這些案例顯示,AI技術正在重構城市安全管理的技術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