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外貿數據顯示,今年前十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表現強勁,累計出口額達13.43萬億元,同比增長8.7%,占全國出口總值的60.7%。這一數據背后,折射出中國制造業正通過智能化升級和全產業鏈優勢,在海外市場持續拓展版圖。系列報道《中國智造熱銷海外》聚焦中國品牌如何通過本地化策略贏得國際消費者青睞。
在拉美市場,中國手機品牌正掀起一場"逆襲"浪潮。據全球科技行業調研機構科納仕統計,中國品牌已占據該區域6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秘魯市場的占有率更是高達70%。這一突破性進展,與中國企業精準把握當地消費特征密不可分——拉美消費者更傾向于通過線下渠道購買手機,這一習慣與亞洲市場形成鮮明對比。
哥倫比亞市場成為觀察中國品牌本地化戰略的典型樣本。該國每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穩定在900萬至1100萬部之間,中國品牌通過深度布局線下渠道實現突圍。在首都波哥大的高端購物中心,中國品牌專柜占據顯著位置,部分門店甚至承包了整層銷售區域。這種"扎根社區"的策略,使中國手機成功融入當地消費生態。
小米哥倫比亞業務負責人吳杰透露,自2021年以來,該品牌已連續四年蟬聯當地市場占有率冠軍。特別在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在哥倫比亞的市場份額突破30%,創下歷史新高。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其建立的覆蓋全國的售后服務網絡——目前已在哥倫比亞設立超過200個授權服務中心,遠超其他國際品牌。
榮耀終端的拉美攻勢同樣引人注目。該公司銷售與服務總裁王班近日宣布,2025年榮耀手機在拉美地區的發貨量正式突破1000萬臺大關。這個成立僅數年的品牌,通過差異化產品定位迅速打開市場,其主打的中高端機型在墨西哥、巴西等國供不應求。為提升用戶體驗,榮耀還針對拉美用戶開發了特色功能,如支持多種西班牙語方言的語音助手。
中國手機品牌的集體崛起,正在改寫拉美消費電子市場格局。分析人士指出,這些企業不僅帶來了高性價比產品,更通過建立本地化研發中心、雇傭當地員工、參與社區公益等方式,構建起完整的品牌生態系統。這種"軟硬結合"的出海模式,為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提供了生動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