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上,CEO馬斯克向投資者和公眾展示了公司最新的技術突破與未來規劃。其中,人形機器人成為核心議題之一,馬斯克透露,該機器人不僅將服務于地球上的工業場景,還將參與月球和火星基地的建設工作。他特別提到,特斯拉旗下車型如賽博越野旅行車,未來可通過改裝成為月球或火星探測車,進一步拓展人類探索太空的邊界。
馬斯克在會上提出了一項大膽設想:通過Neuralink腦機接口技術,人類可能在20年內實現意識“快照”上傳至人形機器人。這一技術若成功,將使機器人具備與人類相似的意識能力,從而在復雜環境中獨立完成更多任務。盡管這一目標仍處理論階段,但特斯拉已將其納入長期研發框架。
目前,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試生產產線已在弗里蒙特工廠投入運行。公司計劃于2026年建成第三代生產設施,以支持更大規模的量產。現階段,機器人已在工廠和辦公場所進行多場景測試,包括清潔、搬運、焊接等任務。馬斯克強調,特斯拉的優勢在于同時滿足規模化生產、現實世界人工智能以及手部靈活操作三大需求,這是其他企業難以復制的。
從官方發布的視頻中可見,人形機器人已能流暢完成多種動作,如抓取細小零件、操作工具、甚至跳起舞蹈。其手部設計尤為突出,可實現精細化操作,適應工業生產中的復雜需求。機器人已具備自主導航能力,可在工程總部內全天候運行,來訪者可通過語音指令召喚其帶領至指定地點。
成本方面,特斯拉預計機器人規模化生產后,單臺價格將控制在2萬美元以內。這一目標若實現,將顯著降低機器人應用的門檻,推動其在工業、服務甚至家庭領域的普及。目前,公司正通過優化供應鏈和制造工藝,為量產做最后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