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賣市場迎來重要變化,餓了么APP完成更新后更名為淘寶閃購,這一舉動引發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大街上原本的餓了么藍騎士也換上了橙黑色的新制服,被網友調侃為“邁凱倫平替”。在經歷了外賣大戰的高峰期后,市場逐漸回歸理性,餓了么與淘寶閃購選擇此時“二合一”,背后有著怎樣的考量?
阿里巴巴內部對即時零售極為重視,將其視為與AI同等重要的“歷史性機會”。此前,蔣凡預計未來三年,閃購和即時零售將為平臺帶來1萬億的交易增量。此次“二合一”后的淘寶閃購,正傳遞出新的信號,即時零售的戰場已從外賣領域轉向非餐飲品類,尤其在雙11這樣的關鍵節點,阿里正布局一盤大棋。
在商業世界中,改名往往是一步險棋,可能影響用戶認知、業績和股價。然而,餓了么更名淘寶閃購,在當前時機下顯得順理成章。今年4月底,阿里加入外賣大戰,將淘寶小時達升級為“淘寶閃購”,閃購概念首次提出并獲得一級流量入口。這場激烈競爭中,各家投入巨大。5月26日,閃購聯合餓了么日訂單量超4000萬;6月23日,訂單量突破6000萬單。淘寶閃購還拿出500億巨額補貼,8月迎來巔峰,日訂單量峰值達1.2億,周日均訂單量達8000萬單。短短四個月訂單量破億,餓了么和淘寶閃購完成閃電戰,穩坐行業頭部。
此前餓了么曾傳出被收購的消息,如今卻能實現業績大突破,這與巨額補貼和其在阿里內的新定位有關。蔣凡預計未來三年即時零售將吸引百萬品牌門店,實現3C數碼、服裝、美妝等萬物可送。餓了么的名字難以承載阿里的新愿景,而淘寶閃購更符合未來定位,在消費者眼中,提到閃購,淘寶閃購已成為首選。
即時零售中,速度是基礎優勢,貨品還有很大增長空間。淘天體系的核心優勢是品牌商家和88VIP用戶,淘寶閃購可復用這兩大優勢,開啟新的增量場。夏天外賣大戰結束后,淘寶閃購的增長故事才剛剛開始。首次參與雙11,淘寶閃購拉動萬億電商增長。目前已有400萬家本地商家服務商戶接入,是本地商家參與度最高的一次雙11。10月15日首日數據顯示,3C數碼、個護、服飾等行業品牌在淘寶閃購的成交同比去年同周期增長超290%。用戶原本為點外賣打開閃購,又被雙11活動吸引,完成二次下單,數據表明用戶消費可互相打通,淘寶閃購和淘寶電商的活力被重新激發。截至11月5日,淘寶閃購帶來的新用戶在雙11期間的電商訂單數超1億,成為品牌增長的超級增量,對電商拉動作用明顯。同時,淘寶閃購有眾多餐飲和非餐品牌成交額增長超100%,推動品牌在淘寶天貓整體的新客表現提升。
88VIP是淘天的優質用戶資產,購買力強。目前會員規模達5300萬,人均年度消費金額為非會員的9倍,貢獻部分頭部品牌超55%的生意。淘寶閃購可完善用戶畫像,優化全鏈路。例如歐萊雅發現演唱會前彩妝訂單激增,傳統食用油品牌發現戶外燒烤需求下小瓶裝產品受歡迎。淘寶閃購場景對應新需求,現有倉和店SKU有限,難以滿足全部需求。為此,淘寶閃購上線連鎖便利品牌“淘寶便利店”,24小時售賣百貨、零食、酒水等,SKU在1萬量級,相當于半個沃爾瑪。采用輕資產運營模式,邀請品牌入駐,根據銷售情況調整備貨,將優質商品更快配送到消費者手中。淘寶閃購還提升了服務,如添可借助線下門店為用戶父母提供服務,解決了服務延展問題。
從餓了么到淘寶閃購,不只是品牌更名,是阿里巴巴的關鍵布局。阿里整合資源聚焦淘寶,以生態協同優勢爭奪即時零售萬億增量市場,穩固頭部地位,重塑淘寶,推動其向“大消費平臺”進化。淘寶閃購的征程才剛剛開始,其帶來的變化正逐漸融入日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