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洋經濟在今年前三季度展現出穩健增長態勢,海洋生產總值達到7.9萬億元,較去年同期提升5.6個百分點。自然資源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海洋資源供給能力持續增強,全國范圍內批準的用海用島面積達26.2萬公頃,增幅達19.2%,相關項目投資總額突破6419億元大關。
在涉海金融市場,積極信號不斷釋放。今年以來,共有18家涉海企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通過IPO募集資金260億元,占同期全部IPO企業融資總額的33.7%,顯示出資本市場對海洋產業的高度認可。
海洋能源開發領域成績斐然,原油產量同比增長3.0%,天然氣產量更是大幅增長17.7%。海洋漁業同樣保持穩定增長,水產品產量較去年同期提升4.8%。海洋船舶工業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新承接訂單量、完工量及手持訂單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海洋交通運輸業穩步前行,海洋旅游業復蘇勢頭強勁。郵輪旅游成為新熱點,全國郵輪港口累計接待旅客205萬人次,同比增長28%,為海洋旅游市場注入新活力。
在海洋新興產業方面,海上風電發展迅猛,新增并網容量同比增長42.1%。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表現不俗,交付金額和手持訂單金額分別增長13.6%和7.0%。海洋藥物研發領域也取得突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LY104注射液正式獲批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海洋信息服務業加速發展,全國首個海洋領域可信數據空間在浙江正式上線,為海洋數據共享與應用提供新平臺。深圳則發布了“AI+海洋”行業應用場景,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海洋領域的深度應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海洋工程柔性制造智能焊接機器人在天津完成集成,并進入測試驗收階段,標志著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能力再上新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