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科研團隊近日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開發出一款名為“交通安全副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該系統憑借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可精準預判交通事故發生概率,相關研究論文已登上《自然?通訊》最新期刊。
研究團隊深入剖析了6.6萬余起交通事故的完整數據鏈,涵蓋路況實時信息、駕駛員血液酒精濃度、衛星遙感影像及現場勘查記錄等多維度要素。通過大語言模型技術,系統能夠同時處理天氣變化、車流密度、道路設計缺陷及駕駛行為異常等復雜變量,實現對單一風險因子與多重因素疊加效應的智能識別。
與傳統機器學習模型存在本質差異,這款新型工具突破了歷史數據依賴的局限。科研人員介紹,系統內置的動態學習機制使其具備“前瞻性預警”能力,即使面對訓練數據庫中從未出現的新型場景,仍能通過模式識別生成可靠預測。更引人注目的是,系統會同步輸出置信度評分,將預測結果的準確概率可視化呈現,有效解決了人工智能決策過程不透明的問題。
以美國馬里蘭州為例,當地高速公路致命事故數量十年間激增33%,從2013年的466起攀升至2023年的621起。模型分析揭示,酒駕和超速行為引發的事故占比達到其他風險因素的三倍,為交通管理部門提供了精準的治理方向。
該系統的技術優勢還體現在持續進化能力上。研究團隊證實,通過補充區域特色數據,系統可快速完成模型迭代,靈活適配不同地區的交通管理需求。這種自適應特性使其在應對復雜多變的交通環境時,展現出超越傳統預測工具的實用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