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近期推出的iOS 26系統因液態玻璃設計引發廣泛爭議,用戶普遍反映該效果不僅視覺體驗欠佳,更因實時渲染技術導致設備發熱、續航縮短。面對全球用戶的集體吐槽,蘋果在iOS 26.1開發者預覽版Beta 4中新增界面模式選擇功能,允許用戶在"透明"與"色調"兩種顯示方案間自由切換。
據系統更新說明,"透明"模式完整保留了液態玻璃的動態效果,而"色調"模式則通過提高背景不透明度,呈現出類似舊版系統的模糊視覺風格。這一調整本被寄予厚望,許多用戶認為關閉動態渲染后設備續航能力將顯著提升,但實際測試結果卻與預期存在偏差。
專業科技媒體MacRumors使用iPhone 17 Pro Max進行了嚴格對比測試,在統一屏幕亮度、關閉原彩顯示等變量條件下,設置了四組對照實驗:第一組采用默認透明模式,電量從80%降至70%;第二組切換至色調模式,電量消耗至69%;第三組在色調模式基礎上進一步降低透明度并提高對比度,結果與第二組相同;第四組同時啟用降低透明度、增強對比度及減少動態效果三項設置,最終電量仍下降10%。
測試數據顯示,四種顯示模式下的電量消耗差異均未超過1%。研究人員指出,由于無法精確測量小數點后數值,1%的耗電差異可能源于測試過程中加載的不同內容,該偏差在統計學上不具備顯著意義。這意味著用戶選擇不同界面模式對電池續航的實際影響微乎其微,此前關于液態玻璃設計嚴重影響續航的推測缺乏數據支撐。
此次系統更新雖未徹底解決續航爭議,但蘋果通過提供模式選擇功能,在視覺效果與硬件性能間找到了新的平衡點。技術分析師認為,這種漸進式改進策略既回應了用戶訴求,又避免了因徹底修改設計引發的更大爭議,為后續系統優化預留了調整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