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以“風車小少年,探索新能源”為主題的DIY科普實踐活動在神州花園社區火熱開展。活動旨在通過趣味實踐拉近科學與生活的距離,激發青少年對新能源領域的探索熱情。
活動現場,志愿者老師以生動的語言向孩子們講解太陽能發電原理:“大家看,風車頂部的黑色板子叫太陽能電池板,它能吸收陽光并轉化為電能!”孩子們聽得入神,隨后在老師指導下動手組裝太陽能風車。從固定電池板到連接齒輪,再到調試風葉角度,每個步驟都充滿探索的樂趣。一位參與活動的學生興奮地說:“原來陽光真的能變成風車的動力!”
這場別開生面的科普課將抽象知識轉化為可觸摸的實踐。孩子們在組裝過程中,不僅掌握了太陽能發電的基本原理,更深刻理解了“清潔能源”“新能源”等概念。當一架架小風車在陽光下緩緩轉動時,現場爆發出陣陣歡呼,這些親手制作的“環保小風車”成了最生動的科學教具。
社區負責人表示,這種將科學知識融入手工實踐的創新模式,讓復雜的科技概念變得通俗易懂。未來社區計劃推出更多貼近生活的科普項目,如垃圾分類實驗課、節水裝置DIY等,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綠色創新的種子,共同營造環保友好的社區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