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人鞋賽道到有機食品領域,足力健的跨界轉型引發市場關注。這家曾以“專業老人鞋”定位占據市場先機的企業,如今正試圖在銀發經濟中開辟新戰場。其有機食品會員店在河南地區快速擴張,34家門店、超8萬會員的規模,顯示出企業重構業務生態的決心。
中國老齡化進程加速為轉型提供了現實基礎。民政部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97億,占總人口21%。凱度洞察指出,銀發家庭消費增速超過整體快消品市場。這種結構性變化,讓足力健看到從“足部護理”向“飲食健康”延伸的可能性。企業規劃顯示,到明年底將在河南開設1000家門店,單店年收入目標1000萬元,構建覆蓋鞋、服、食的老年消費閉環。
轉型并非臨時起意。2015年,企業抓住老年鞋市場空白,以“不擠腳、不怕滑、不摔跤”為賣點,通過央視廣告和社區門店布局迅速崛起。至2020年,門店規模達7420家。但過度擴張導致品控問題,疊加庫存壓力,企業陷入債務困境。截至2024年,仍有約7億元債務待償。此次跨界,既是自救之舉,也是對老年消費升級的回應。
新業務瞄準了當代銀發族的三大特征:健康管理意識增強、數字接觸率提升、悅己消費傾向明顯。頭豹研究院報告顯示,60.3%的消費者購買有機食品用于老人和兒童。足力健有機食品店以“有機、低GI、配料表干凈”為定位,提供超過200個SKU,涵蓋五谷雜糧、健康飲品等品類。1L裝濃縮蘋果汁會員價5.9元,紅棗桂圓水1.8元/瓶,通過大包裝和簡潔配料表實現質優價廉。
線下渠道的信任積累成為轉型關鍵。門店選址聚焦社區“十分鐘步行圈”,鄭州金水區門店密集布局,市外拓展至漯河、許昌等地。這種“刷臉熟”策略延續了老人鞋時期的成功經驗。會員制方面,充值300元送40元、免會費、贈蛋白粉等激勵措施,配合短視頻平臺全天候直播,形成“線下信任建立-線上消費轉化”的閉環。
但挑戰同樣顯著。品牌認知固化是首要障礙,消費者對“足力健=老人鞋”的印象深入人心。跨界食品領域引發質疑:“做鞋的能否保證食品安全?”“沒有餐飲經驗如何持續運營?”這些聲音反映出企業需要平衡品牌統一性與品類多樣性。
供應鏈管理是另一道難關。有機食品對原料管控和冷鏈配送要求嚴苛,企業需建立穩定可靠的上游供應鏈。規劃中的全國擴張采取直營與聯營結合模式,在豫、魯、京等8省市直營,其他地區以合伙人模式為主。但管理半徑擴大、物流成本上升等問題,可能重蹈老人鞋時期的品控危機。
市場競爭已趨白熱化。奧樂齊、盒馬NB等硬折扣零售企業加速布局,足力健在供應鏈效率、商品豐富度上處于劣勢。如何通過精準選品、自有商品開發和會員服務,找到差異化生態位,成為規模化生存的關鍵。企業需要證明,從“專業制鞋”到“健康飲食”的品牌形象過渡,能夠贏得消費者持續信任。
這場轉型本質上是信任的遷移與重建。老年群體對熟悉品牌的依賴,既是核心資產也是潛在風險。足力健需用專業性構建護城河,通過實打實的產品和服務,將質疑轉化為信賴。唯有如此,才能在銀發經濟的新藍海中開辟第二增長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