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駕駛中,許多車主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困惑:同樣的車型、同樣的使用年限,為何有的發動機依舊動力充沛,而有的卻已顯露疲態?這種差異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一些容易被忽視的用車細節。其中,停車熄火時的操作習慣,對發動機的壽命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

當車輛停穩后,許多車主習慣立即熄火,但這一行為可能對發動機造成潛在傷害。正確的做法是,掛入N檔或P檔后,讓發動機保持怠速運轉30秒至1分鐘。這段時間看似短暫,卻能讓發動機溫度逐漸下降,同時確保機油充分回流至油底殼,為下一次啟動提供充分潤滑。一位有著20年出租車駕駛經驗的老司機透露,正是堅持這一習慣,他的車輛在行駛60多萬公里后,發動機依然無需大修。
怠速等待的時間并非固定不變。短途市區行駛后,30秒的怠速通常足夠;而長途高速或滿載爬坡后,建議延長至1分鐘。對于搭載渦輪增壓技術的車型,這一步驟尤為重要,因為高速運轉的渦輪機構需要更長時間來冷卻,以避免損傷。
除了停車熄火時的操作,其他細節同樣值得關注。例如,冬季冷啟動后,應等待發動機溫度上升后再行駛,以減少磨損;雨天行駛后,適當延長怠速時間有助于散去發動機艙內的水汽;夏季高溫天氣下,怠速時間稍長則有助于散熱系統充分工作。

一位4S店技師曾表示:“養車如同養人,不能急于求成,而應循序漸進。”停車熄火這一細節,正是延長發動機壽命的關鍵所在。多花一兩分鐘的時間,卻能讓發動機保持多年穩健運行,這樣的“小投入”無疑值得。
在此,我們誠邀各位車主分享自己的養車心得。無論是停車熄火的小技巧,還是日常保養的獨門秘籍,都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讓我們共同學習,讓愛車始終保持最佳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