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場近日因一則科技領域的動態引發關注,阿里巴巴集團(9988.HK)股價出現顯著波動。當日盤中,其股價一度攀升4.2%,盡管午后漲幅有所回落,但最終仍以1.98%的漲幅收盤,報收于165.1港元/股。這一表現背后,市場普遍認為與阿里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布局密切相關。
據多方消息透露,阿里正在推進一項代號為“C計劃”(Plan C)的AI業務,該項目被視為對字節跳動旗下同類產品的直接回應。本地媒體報道稱,該業務并非臨時起意,而是經過長期籌備,其組織架構凸顯了阿里內部的重視程度——由旗下夸克核心團隊主導,通義實驗室多位高級成員深度參與。這種“核心業務團隊+頂尖研究院”的配置,旨在兼顧市場需求洞察與技術前沿支撐。
“C計劃”的重點方向聚焦于對話式AI應用領域,消息源稱其首個階段性成果將于近日落地。不過,知情人士強調,這僅是項目發展的初步階段,后續仍需長期投入,并依賴模型技術的持續突破。關于代號“C”的由來,業內存在兩種猜測:一種認為“C”代表“Chat”,暗示夸克可能推出全新對話形態;另一種則更具針對性,認為代號取自經典游戲“吃豆人”,隱含對字節跳動“豆包”產品的競爭意圖。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及夸克相關負責人均未對上述傳聞作出正式回應,僅表示“暫時沒有回應”。這種“不否認、不承認”的態度,進一步引發了市場的猜測與討論。
從戰略層面分析,阿里選擇此時推進“C計劃”或有多重考量。其一,搜索與瀏覽器作為傳統信息入口的價值正在被重構,而夸克在25歲以下年輕用戶中已積累較高認可度。將對話式AI能力深度整合至夸克平臺,有望打造集信息獲取、內容消費與智能交互于一體的新一代超級入口,從而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先機。
其二,字節跳動在AI大模型領域的迅猛發展或對阿里形成壓力。公開資料顯示,字節跳動2023年推出的AI助手“豆包”,憑借差異化策略與流量分發優勢,已超越DeepSeek成為中國月活用戶最多的AI應用。截至2025年8月,其月活用戶達1.57億,位列中國原生AI App首位。火山引擎總裁譚待透露,豆包大模型的每日Token調用量從去年5月的1200億增長至今年9月的30萬億,增幅達253倍。這一數據或對阿里的核心業務邊界構成潛在挑戰。
選擇夸克團隊牽頭“C計劃”亦具有戰略意義。作為阿里在信息服務領域的重要布局,夸克月活用戶已超1.5億,其業務雖與電商、本地生活、云業務等存在關聯,但更具獨立性。以夸克為基點孵化AI應用,既能保持靈活性,又能打破部門壁壘,為阿里生態注入新活力,同時提升夸克在集團中的戰略地位。
從資本市場反應來看,“C計劃”的曝光為阿里AI業務帶來了新的期待。然而,其具體產品形態、落地效果及商業前景仍需理性看待。關鍵在于能否在用戶體驗上超越同行、形成技術壁壘,并與阿里其他業務產生協同效應。這些因素將決定“C計劃”能否從市場傳聞轉化為真正的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