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輔助駕駛市場競爭格局加速演變的當下,行業焦點正從技術驗證轉向規模化應用。第三方智駕解決方案提供商元戎啟行以突破性數據引發關注: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其城市NOA(導航輔助駕駛)系統累計交付量突破13萬輛,其中9月單月交付量達3.12萬輛,成為繼華為之后第二家實現"單月3萬+全系標配"的第三方供應商。

這家成立僅五年的科技企業,通過獨特的"深度綁定戰略"打破行業常規。與傳統供應商廣泛覆蓋不同車型的打法不同,元戎啟行選擇與頭部主機廠建立排他性合作,針對單一爆款車型進行全鏈路定制開發。據內部人士透露,其技術團隊會深度參與合作車型的預研階段,從硬件選型到軟件調優均實現底層貫通,這種"從0到1"的共建模式使系統適配效率提升40%以上。
交付數據的爆發式增長印證了該策略的有效性。數據顯示,2025年6月其單月交付量首次突破萬輛大關,三個月后即實現三倍躍升至3.12萬輛,季度環比增速達210%,遠超行業15%-20%的平均水平。值得關注的是,其合作車型平均交付周期較行業縮短22天,這得益于與主機廠共用的測試驗證體系——雙方共享超過200萬公里的實測數據,使系統迭代周期壓縮至15天。
"用戶不會為參數買單,只會為體驗付費。"元戎啟行CEO周光在近期行業論壇上強調。這種用戶思維直接反映在產品策略中:通過與主機廠聯合定義功能邊界,將原本需要選裝的高階智駕功能轉為全系標配。以某暢銷新能源車型為例,搭載元戎系統的版本上市三個月即占據該車型68%的銷量,證明"技術普惠"比"技術溢價"更具市場穿透力。
行業分析師指出,這種"深度綁定+規模交付"的模式正在重塑供應鏈價值分配。當多數供應商仍在計算單車型滲透率時,元戎啟行已通過單一車型實現技術成本的指數級分攤。據測算,其系統單位成本較行業平均水平低37%,這為其在15-25萬元主流價格帶建立競爭優勢提供了關鍵支撐。
在技術同質化趨勢加劇的今天,元戎啟行的實踐揭示了第三方供應商的新生存法則:通過與主機廠構建利益共同體,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確定性。這種轉變不僅體現在交付數字上,更反映在用戶認知層面——當智駕功能從"嘗鮮選項"變為"購車標配",行業競爭的維度已然發生根本性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