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再次拉開帷幕,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大促被賦予了更多科技含量。AI技術成為電商平臺競爭的新焦點,京東、抖音、淘寶天貓等頭部平臺紛紛加大AI投入,試圖通過技術革新重塑電商生態。
作為電商行業的“老玩家”,京東今年將AI應用貫穿于消費體驗、商家賦能和物流配送的全鏈路。其中,“拍照購”技術的升級尤為引人注目。通過細顆粒圖像識別,該技術能精準分辨商品細節差異,幫助用戶快速定位目標商品。這種變化正在重塑用戶的搜索習慣——當電商平臺能提供媲美AI搜索引擎的效率時,品牌商家的獲客效率有望大幅提升。數據顯示,京東“京小智”每日處理數百萬次咨詢,解決率超80%,人力成本降低40%,用戶滿意度提升25%。
與京東的技術路線不同,抖音選擇從消費決策環節切入AI電商。通過將豆包接入抖音商城,用戶可直接在AI生成的推薦頁面完成商品選購。這種“AI交互”模式不僅提升了推薦結果的可信度,更為品牌創造了新的增長機會。抖音電商復購率提升至42%,較2023年提高15個百分點,印證了AI輔助決策的商業價值。值得注意的是,抖音的內容生態優勢使其在影響消費決策方面遠超小紅書等平臺,AI技術的加持進一步放大了這種優勢。
在價格敏感型消費場景中,AI比價技術展現出獨特價值。值得買科技與微盟的合作案例顯示,通過AI實現“對話即購物”模式,用戶可在聊天場景中直接完成比價決策,轉化率顯著提升。這種創新打破了傳統“搜索-比價-跳轉”的決策鏈條,為商家提供了更高效的轉化路徑。數據顯示,生成式AI創作的廣告素材點擊率提升30%,精準推薦使轉化率提高15%-20%,3D虛擬試穿功能使商品詳情頁點擊率提升25%,退換貨率降低18%。
盡管各平臺AI戰略側重點不同,但核心目標均指向體系能力升級。抖音通過AI優化內容分發策略,實現電商池與廣告池的流量互通;京東借助AI強化供應鏈優勢,其“采銷推薦”專區通過深入工廠一線,將品質信任感轉化為銷售動力;淘寶天貓則聚焦經營效率,通過AI美工、數據分析等工具,推動店鋪運營向千人千面進化。
AI技術正在重構電商增長邏輯。對于抖音而言,AI是流量效率的放大器;對于京東,AI是供給能力的增強劑;對于淘寶天貓,AI則是經營能力的催化劑。這種差異化競爭背后,折射出電商平臺對AI商業價值的深度挖掘。當技術能夠精準理解用戶需求、優化商家運營時,電商行業的增長范式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
在這場AI電商競賽中,購買力的轉移軌跡愈發清晰。消費者從傳統品牌轉向新勢力,從可樂轉向東方樹葉,這種消費變遷在AI時代被加速放大。各平臺戰報中的GMV增長,實質上是AI對購買力分配效率的直接反映。當技術能夠更高效地匹配供需時,電商行業的增長空間正在被重新定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