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近日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作為文化大省,湖南以“悠久的歷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躍的現代文化”為主線,在湖南館集中展示了馬欄山視頻文創園、廣電湘軍、出版湘軍及民間文藝非遺四大領域的版權創新成果,覆蓋創作、運用、保護、管理及服務全鏈條。
博覽會期間,馬欄山視頻文創園啟動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保護優秀案例示范點”項目。該園區作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及全國版權示范園區,正從“版權賦能傳統產業”向“版權引領新興業態”轉型,致力于打造全球數字視頻產業鏈高地與媒體融合標桿。園區管委會副主任趙宏亮表示:“我們將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版權產業升級,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內容生態。”
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在展會上重點推出三項核心技術。其中,3D實時交互數字人解決方案通過實時渲染與人工智能技術,打造出形象逼真、具備自然語言交互與情感表達能力的高保真數字分身,可實現24小時智能服務,顯著提升用戶體驗與行業效率。該技術已應用于金融、教育、文旅等多個領域,助力企業搶占數字化先機。
針對紅色經典影片與低質影像的修復需求,實驗室研發的AI視頻修復與增強系統整合了多項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影像自動化修復與畫質提升。該系統大幅縮短修復周期,提高產能,解決了傳統修復方式效率低、成本高的痛點,為影視遺產保護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
在跨語言傳播領域,AI視頻翻譯解決方案通過智能字幕分析、情感配音與音畫同步技術,突破了語言障礙。該技術不僅實現多語種精準翻譯,還能保留原片情感表達,助力中國影視內容走向國際市場。實驗室負責人指出:“技術不僅要解決現實問題,更要推動版權產業從‘保護’向‘創造’升級,讓湖湘文化煥發新生機。”
目前,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正持續深化AI與音視頻技術的融合,探索版權在元宇宙、虛擬制作等新興場景的應用。通過技術賦能文化傳播,實驗室不僅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也為全球版權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其創新實踐正推動版權產業邁向更高水平的國際化與智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