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與海關總署近日聯合發布公告,宣布自11月8日起對鋰電池及其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此次管制范圍涵蓋重量能量密度不低于300Wh/kg的可充放電鋰離子電池(含電芯和電池組)、正極材料、石墨負極材料,以及用于制造可充放電鋰離子電池的設備。同一日,商務部還針對境外特定出口經營者發布稀土物項出口管制要求,規定含有、集成或混有原產于中國稀土,或使用中國稀土開采、冶煉分離、金屬冶煉、磁材制造、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相關技術的物項,需獲得出口許可證后方可出口。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同步啟動2025年度綠色工廠推薦工作,重點支持鋼鐵、石化化工、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電子等八大領域53個重點行業企業申報。具體包括鐵合金、銅冶煉、水泥、造紙、印染、光伏、鋰電池等行業。申報企業需通過管理平臺完成自評價,重點行業企業按行業要求操作,非重點行業企業依據通則執行。省級主管部門需于11月7日前提交推薦名單及對標情況。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固態鋰電池領域取得關鍵突破。研究團隊通過分子設計技術,在聚合物主鏈上同時引入乙氧基團和短硫鏈,制備出新型界面一體化材料。該材料有效解決了固態電池界面阻抗大、離子傳輸效率低的問題,具備高離子傳輸能力和電位區間可控切換特性。基于該材料構建的柔性電池可承受2萬次彎折,作為復合正極電解質使用時,能量密度提升達86%,為高性能固態電池開發提供了新思路。
全球航運巨頭馬士基與寧德時代達成戰略合作。雙方簽署的合作備忘錄顯示,將圍繞全球供應鏈低碳轉型和供應鏈管理優化展開深度合作。寧德時代將依托其在電池技術、儲能解決方案和電池回收領域的優勢,與馬士基共同推動集裝箱船隊、港口生態系統、內陸運輸和倉儲的電動化進程,合作內容涵蓋電力系統設計、能源管理和電池回收解決方案。
中國制造的MW級PEM制氫設備首次實現海外出口。上海氫銳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獲歐盟CE認證設備已發往南非國家電力公司ESKOM旗下項目地。該設備針對光伏制氫波動性運行場景設計,具有高度集成、自動化和低能耗特點,標志著國產MW級PEM制氫裝備在工業應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日本中部電力公司啟動濱岡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拆除工程。該機組位于靜岡縣御前崎市,拆除工作于10月7日正式開始,成為日本今年第二例進入實際拆除階段的商用核電機組。根據計劃,反應堆本體將于2035財年前完成拆解,全部報廢工作(含廠房拆除)預計在2042財年前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