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應用多鄰國近日在紐約廣告周期間宣布,將全面升級其廣告業務體系,推出名為“多鄰國廣告”的定制化服務。這項新舉措旨在通過優化廣告投放機制,為品牌方提供更具創意和精準度的營銷解決方案。公司廣告業務負責人安德魯·格恩約揚透露,此次轉型標志著平臺從傳統程序化廣告向直接銷售模式的重大轉變。
長期以來,多鄰國主要依賴需求方平臺(DSP)為占用戶總量90%的免費用戶提供廣告服務。但這種模式導致廣告質量與平臺追求的高品質用戶體驗存在顯著落差。格恩約揚指出,通過DSP渠道流入的廣告普遍存在內容低質問題,“這些廣告往往以極低的千次展示成本(CPM)投放,內容質量難以匹配我們的用戶定位”。數據顯示,傳統程序化廣告的完成率和互動效果均未達到預期標準。
為破解這一困境,多鄰國決定建立直接銷售體系,嚴格把控廣告合作伙伴的選擇標準。格恩約揚強調,新模式將優先篩選與平臺調性相符的品牌,“我們希望通過控制廣告供應質量,確保每個廣告都能為用戶創造價值”。這種轉變不僅提升了廣告內容的適配性,也為平臺開辟了新的盈利路徑。
自今年5月啟動測試以來,萬豪國際、環球影業、Adobe等知名品牌已參與多鄰國廣告的初期合作。測試數據顯示,約三分之二的廣告主選擇續約,廣告點擊率提升3%,獎勵視頻廣告的完成率高達94%。這些數據表明,定制化廣告模式在用戶接受度和品牌傳播效果上均優于傳統程序化購買。格恩約揚特別提到,通過虛擬角色互動實現的廣告形式,在測試中展現出獨特的傳播優勢。
多鄰國的廣告創新不僅體現在投放機制上,更融入了平臺標志性的幽默風格。由內部編劇、設計師和插畫師組成的創意團隊,開發出以應用內虛擬角色為主角的動畫廣告。這些角色通過個性化劇情與品牌深度綁定,成為傳遞品牌信息的“數字大使”。格恩約揚解釋稱:“我們將角色轉化為有生命力的品牌代言人,幫助品牌以更自然的方式觸達用戶。”
盡管2023年廣告收入僅占多鄰國7.48億美元總收入的7%,但平臺龐大的用戶基礎為業務增長提供了堅實支撐。目前多鄰國日活躍用戶達4700萬,這一規模使廣告業務具備顯著發展潛力。在定價策略方面,平臺正完善托管服務、代理商合作和程序化保證等多種購買方式,并計劃引入第三方機構驗證用戶注意力數據。
廣告銷售團隊的擴建計劃已提上日程,重點布局旅游、科技和娛樂等表現突出的行業領域。通過定向廣告平臺和個性化創意內容,多鄰國正構建品牌與用戶的新型互動關系。這種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廣告模式,不僅提升了商業價值,也為數字平臺廣告業務轉型提供了實踐樣本。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多鄰國的廣告形式正朝著智能化、互動化方向演進。創意團隊持續探索虛擬角色與品牌故事的融合方式,力求在保持平臺調性的同時,滿足廣告主的多元化需求。這種平衡用戶體驗與商業價值的創新實踐,或將重新定義語言學習平臺的廣告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