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推出的視頻創作應用Sora APP在上線后迅速引發關注,僅用四天便登頂美國APP Store下載榜首。這款工具的“參演”功能成為用戶創作熱點,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的虛擬形象被網友頻繁植入各類場景,從日常互動到夸張整活,其還原度之高引發社交平臺熱議。與此同時,經典動漫角色皮卡丘的二次創作內容也在Sora平臺上大量涌現,這只黃色電氣鼠被賦予士兵、廚師、海盜等多元身份,展現出超越原作的想象力邊界。
用戶創作熱潮背后,隱藏著OpenAI獨特的版權處理機制。該平臺采用“選擇退出”規則,即默認允許所有受版權保護的角色生成內容,除非版權方主動要求屏蔽特定IP。這種“先使用后約束”的模式,使得任天堂旗下皮卡丘等知名角色在未收到正式禁止通知前,持續成為用戶創作的核心素材。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迪士尼已明確要求OpenAI將旗下IP排除在生成內容之外,展現出不同版權方對AI技術的差異化態度。
從法律層面看,Sora平臺生成的IP相關內容存在顯著爭議。美國現行法律對AI生成內容的版權界定尚未完善,但迪士尼起訴Minimax、華納兄弟起訴Midjourney等案例顯示,未經授權生成受保護IP的行為可能構成侵權。任天堂作為皮卡丘的版權所有方,至今未與OpenAI達成任何授權協議,這意味著當前平臺上大量存在的皮卡丘視頻,其法律風險較此前訴訟案例更為突出。
面對持續擴大的內容生態與潛在的法律風險,OpenAI在10月4日通過博客披露商業化路徑。山姆·奧特曼提出“IP分成”模式,計劃與版權方共享用戶生成內容帶來的收益。他坦言,當前視頻生成量遠超預期,但多數內容受眾規模有限,必須通過創新盈利機制支撐業務發展。具體方案雖未確定,但核心思路是通過版權方授權實現內容合法化,同時為塵封的經典IP提供新的變現渠道。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這種模式對版權方具有雙重吸引力。一方面,游戲、影視領域大量閑置IP可通過用戶創作獲得二次傳播機會,甚至產生意外收益;另一方面,創作者行為數據能為IP方提供市場驗證,指導角色迭代方向。不過,迪士尼的“退出”決定已為OpenAI敲響警鐘——如何平衡創新自由與版權保護,將成為決定其商業模式成敗的關鍵。
OpenAI的商業化緊迫性源于財務現實。盡管公司估值在10月3日通過員工股份轉讓飆升至5000億美元,超越SpaceX成為全球最高估值獨角獸,但其盈利困境同樣突出。2025年上半年營收43億美元,研發支出卻達67億美元,全年現金消耗預計85億美元。在130億美元營收目標壓力下,Sora上線四天即推進商業化進程,凸顯出資本期待與技術現實之間的張力。
這場涉及技術、法律與商業的博弈,正在重塑AI內容生態的規則。若OpenAI能說服任天堂等版權方開放授權,Sora平臺上的虛擬角色或將轉化為持續盈利的資產;若陷入大規模訴訟,其商業化進程可能遭受重創。對行業而言,這場較量的結果將決定AI內容平臺是走向“侵權驅動的野蠻生長”,還是構建“多方共贏的創新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