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小米汽車自動泊出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引發公眾對智能汽車安全性的關注。針對這一事件,小米公司通過詳細技術調查,向公眾還原了事件全貌,并強調車輛系統運行正常,未發現硬件或軟件故障。
據小米官方披露,事件發生后,公司立即組建專項技術團隊,與涉事車主展開聯合調查。通過分析用戶授權的手機操作日志與車輛后臺數據,技術人員發現車輛在特定時段接收到了來自男車主iPhone15 Pro Max的泊車指令。該指令觸發的前提條件是手機藍牙需處于車輛有效連接范圍內,系統隨后自動執行了泊出操作。
調查過程中,技術人員同步獲取了涉事車輛的兩部授權手機數據——女車主的iPhone16 Pro與男車主的iPhone15 Pro Max。對比結果顯示,車輛后臺記錄的指令時間、響應邏輯與手機操作日志完全吻合,證實此次自動泊車行為源于用戶操作指令,而非車輛自身故障。
小米汽車技術負責人指出,當前智能汽車普遍采用手機藍牙作為遠程控制介質,系統設計嚴格遵循安全協議。此次事件中,車輛僅對符合權限的合法指令作出響應,硬件與軟件均未出現異常。公司已通過技術手段進一步優化指令識別機制,避免類似誤解發生。
針對公眾對智能汽車安全性的疑慮,小米重申將持續提升用戶體驗。技術團隊表示,未來將通過增加操作確認環節、優化藍牙連接提示等方式,幫助用戶更清晰地理解系統運行邏輯。同時,公司承諾持續公開技術驗證結果,增強消費者對智能駕駛技術的信任。
此次事件也引發行業對智能汽車使用規范的討論。專家建議,用戶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需充分了解車輛功能邊界,避免因操作不當引發誤解。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普及,車企與用戶共同建立安全使用意識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