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佐斯近日在意大利科技周活動上公開表示,當前人工智能行業正經歷"產業泡沫"階段,但這項技術本身具有真實價值,未來將深刻改變各行業格局。這一觀點與多位金融界領袖的判斷形成呼應,引發市場對人工智能投資熱潮的深度思考。
在回應Exor集團首席執行官約翰·埃爾坎關于行業估值的提問時,貝佐斯系統闡述了泡沫的典型特征:企業市值與實際經營基本面嚴重背離,投資者在狂熱情緒中難以區分優質項目與投機行為。他特別指出,當前某些僅擁有六名員工的初創企業竟能獲得數十億美元融資,這種"非常態現象"印證了市場存在非理性繁榮。
這位商業巨頭以20世紀90年代生物技術泡沫為例,說明產業過熱未必全然負面。當時大量制藥企業破產,但催生了多種救命藥物的開發。他強調:"當泡沫破滅后,真正具有價值的技術會沉淀下來,社會將從中獲得持久收益。人工智能領域正在上演同樣的劇本。"
貝佐斯的觀點得到多位行業領袖的支持。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今年8月就曾警告,人工智能市場存在估值虛高現象。高盛集團掌門人戴維·所羅門在同期活動上指出,投資者在亢奮狀態下容易忽視潛在風險,市場調整不可避免,回撤幅度將取決于牛市持續時間。
塞爾伍德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卡里姆·穆薩勒姆從交易層面分析稱,當前人工智能概念股的炒作熱度已接近歷史上的重大投機狂潮。這種判斷基于市場對相關企業盈利預期的過度樂觀,以及資金向少數概念股的過度集中。
盡管承認泡沫存在,貝佐斯始終強調人工智能的技術實質。他指出,不同于上世紀末的互聯網泡沫,當前的人工智能技術已具備改變醫療、制造、物流等行業的真實能力。這種技術革命帶來的社會效益,將遠超泡沫破滅造成的短期損失。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多位科技與金融領袖的集體預警,預示著人工智能投資可能進入理性調整期。但技術發展的長期趨勢不會因此改變,如何在狂熱與價值間尋找平衡點,將成為投資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