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最新報道,我國緊湊型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BEST)建設迎來里程碑式進展——杜瓦底座吊裝作業日前順利完成,標志著這一國家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正式邁入主機組裝核心階段。
作為我國新一代核聚變研究平臺,BEST裝置工程總裝工作于今年5月在安徽合肥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啟動。該裝置總裝涉及超導磁體系統、磁體饋線系統、杜瓦、冷屏、包層及偏濾器等核心部件的精密安裝,需將數以萬計的零部件精準嵌入主機基坑,總裝配重量達6000噸。
此次完成的杜瓦底座吊裝是主機組裝的關鍵節點。該部件作為低溫系統的支撐結構,其成功就位為后續超導磁體等核心設備的安裝奠定了基礎。項目團隊采用三維激光掃描定位、智能監測系統等先進技術,確保毫米級安裝精度。
值得關注的是,BEST裝置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核聚變發電的工程驗證演示。根據規劃,該裝置有望在2030年實現核聚變點火并輸出電力,為人類探索終極清潔能源開辟新路徑。項目負責人介紹,BEST采用全超導托卡馬克方案,具有緊湊高效、運行參數高等技術優勢。
目前,項目團隊正同步推進真空室、冷屏等子系統的預組裝工作。整個主機組裝預計持續至2027年,隨后將進入調試運行階段。這項大國重器的建設,標志著我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已躋身世界第一方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