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智能化浪潮的推動下,智能座艙領域迎來重要里程碑。博泰車聯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泰車聯”)于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首日收盤股價飆升約54.77%,市值突破235億港幣。此次IPO募資總額達10.67億港元,公開發售部分認購倍數高達529.79倍,同時吸引港股明星企業地平線作為基石投資人認購2億元人民幣額度,彰顯市場對其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可。
作為智能座艙領域的頭部企業,博泰車聯近期動作頻頻。在剛剛落幕的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全球頂級豪華品牌保時捷宣布與博泰車聯達成深度合作,共同開發面向中國市場的下一代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該系統由中國團隊主導研發,預計于2026年搭載于保時捷多款車型,標志著中國智能汽車供應鏈首次深度參與國際豪華品牌核心系統開發。
據知情人士透露,保時捷中國技術部副總裁李楠在項目發布會上表示,該系統不僅延續了保時捷經典設計基因,更通過本土化創新滿足中國用戶數字化需求。研發過程中,保時捷本土團隊與博泰車聯高效協同,將傳統3-5年的開發周期大幅壓縮,確保產品能如期上市。這種合作模式被保時捷高層定義為“家族式伙伴關系”,而非傳統供應商關系,凸顯對中國技術團隊的深度信任。
博泰車聯提供的解決方案涵蓋高通驍龍座艙平臺硬件、自主研發車規級操作系統及多棧式交互技術。全新系統將首次引入基于大語言模型的AI語音助手和3D車輛展示功能,實現更自然的人車交互。導航系統以駕駛者為中心設計,支持手機與車機無縫同步,同時整合主流數字生態應用,配合杜比全景聲技術打造沉浸式體驗。這些創新功能使保時捷中國專屬座艙成為“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的重要載體。
回顧智能汽車供應鏈發展史,寧德時代與寶馬的合作堪稱典范。2012年,寶馬成為寧德時代首位汽車行業客戶,雙方共同制定800余頁德文標準,推動動力電池行業規范化發展。這段合作不僅為寧德時代帶來技術積累和營收增長,更通過寶馬的信用背書助其拓展全球市場,最終奠定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地位。
與寧德時代早期聚焦硬件不同,博泰車聯的優勢在于軟件與數據能力。作為基于高通8295座艙平臺定點數量最多的供應商,其一體化解決方案整合硬件、操作系統及云服務,形成完整技術閉環。招股書顯示,公司正與國內頭部半導體廠商合作開發國產車規級芯片,并研發自主知識產權車載系統,已申請超過6000項專利,技術壁壘持續加固。
從財務數據看,博泰車聯正處于高速增長期。2022年至2024年,營收從12.178億元增至25.57億元,核心域控制器出貨量從48.8萬臺躍升至91.5萬臺。灼識咨詢數據顯示,中國乘用車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1290億元增至2029年的299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18.4%。在智能駕駛與AI大模型技術驅動下,智能座艙正從交通工具向“第三生活空間”轉型,數據價值與出行服務重構帶來全新商業機遇。
博泰車聯董事長應宜倫在上市儀式上表示,公司已制定五大戰略目標:擴大市場份額、持續技術創新、拓展海外市場、整合產業資源及提升運營效率。通過與保時捷等國際豪華品牌的深度合作,博泰車聯不僅獲得技術標桿地位,更站在萬億級智能化賽道起點。其發展路徑與寧德時代高度相似——以核心客戶為背書,通過技術迭代與生態整合,逐步成長為行業標志性企業。
對于投資者而言,博泰車聯的上市標志著智能化賽道進入價值重估階段。在新能源硬件競爭趨于白熱化的背景下,軟件定義汽車的趨勢為具備端到端能力的技術供應商開辟新藍海。從保時捷的技術背書到高通平臺的深度綁定,從專利壁壘構建到資本市場的強力支持,博泰車聯正以差異化競爭力書寫中國智能汽車供應鏈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