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首日,OpenAI在AI領域拋出重磅炸彈——同步推出Sora App應用與Sora 2視頻生成模型,引發全球科技圈熱議。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特曼在社交平臺發文稱,這項技術突破將推動人類創造力進入"寒武紀式爆發期",引發對內容生產革命的無限想象。
作為全球首款純AI視頻社交平臺,Sora App以顛覆性姿態切入短視頻賽道。這款iOS專屬應用采用與抖音相似的垂直滑動交互設計,但所有內容均由AI生成,徹底摒棄真人拍攝內容。用戶既能作為觀眾瀏覽虛擬視頻,也可通過內置工具自主創作,甚至能將個人數字分身植入他人創作的場景中。
平臺獨創的"客串"功能引發關注。用戶通過30秒視頻完成生物特征認證后,即可授權他人將自己的數字形象嵌入任意AI場景。這項技術不僅讓普通用戶化身虛擬演員,更開創了"一人分飾多角"的跨作品互動可能。配合"Remix"二次創作系統,用戶可通過文本指令重組現有素材,構建出完全原創的敘事內容。
針對青少年保護,OpenAI構建多重防護體系。平臺設置每日觀看時長限制,嚴格管控數字分身使用權限,并組建百人審核團隊實時處理違規內容。家長可通過ChatGPT接入家長控制系統,關閉個性化推薦、限制無限滾動瀏覽,并對私信功能進行分級管理。
支撐應用生態的Sora 2模型,被OpenAI視為視頻生成領域的里程碑。該模型在物理運動模擬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能精準還原體操運動員的空翻軌跡、貓咪的三周半跳躍等復雜動作。測試顯示,其生成的人物表情、鏡頭切換與真實拍攝的差異率不足3%,環境音效的還原度更達到專業級水準。
技術團隊著重解決了AI視頻的連貫性難題。Sora 2支持跨鏡頭場景保持人物特征、光影效果的一致性,創作者可自由切換拍攝視角而無需擔心畫面割裂。這項特性使長視頻制作成為可能,有電影人嘗試用其生成5分鐘微電影,發現人物服飾、場景細節能始終保持統一。
但首批體驗者指出,當前版本存在明顯局限。模型僅支持10秒固定時長輸出,分辨率鎖定在360P,且缺乏亮度調節、運動模糊等基礎參數。更關鍵的是,生成內容完全由系統自動決策,用戶無法干預鏡頭運動或節奏把控。技術團隊回應稱,這些限制源于算力分配考量,完整功能將在后續版本逐步解鎖。
目前Sora App采用邀請制登陸,僅面向北美用戶開放測試。安卓版本開發已進入尾聲,但具體上線時間尚未公布。業內人士分析,這款產品可能重塑短視頻行業格局,其純AI內容生態或將催生新的創作經濟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