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額達500億元的浦發轉債近日正式完成到期兌付并摘牌。根據浦發銀行發布的公告,截至最后轉股日,已有498.37億元可轉債成功轉換為普通股,轉股數量達39.54億股,剩余未轉股金額為1.63億元,占總發行規模的0.3258%。銀行方面表示,未轉股部分已按每張110元(含稅)的價格完成兌付,總支付金額1.79億元,未對資金流動性產生實質性影響。
該可轉債項目始于2019年10月,初始發行規模創下銀行業紀錄。經過近五年的存續期,2020年5月進入轉股階段后,轉股進程在2024年顯著加速。數據顯示,僅今年第三季度就有136.4億元完成轉股,10月前27日更是有244.09億元集中轉股,最終實現99.67%的轉股率。此次轉股使銀行總股本擴充至約333.06億股,雖然短期內對每股收益產生約13.5%的攤薄效應,但有效補充了核心一級資本。
證券機構分析指出,轉股完成后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預計提升0.5個百分點至9.4%,資本實力得到實質性增強。中金公司測算顯示,下半年以來轉股對每股收益和股息的攤薄比例約9%,整體資本結構優化效果顯著。中信建投認為,這一過程體現了管理層在資本運作、股東協調和市場時機把握方面的綜合能力,為長期穩健經營奠定基礎。
轉股進程的推進得益于多方協同努力。年初以來,管理層通過改善經營業績、釋放轉股信號等措施創造有利條件。關鍵轉折點出現在6月,信達投資單日增持近1.18億張可轉債并完成轉股,一舉成為前十大股東并獲得董事席位。9月東方資產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和轉股雙管齊下,持有普通股突破10億股。10月中國移動分四次實施轉股,持股比例最終升至18.18%,形成戰略投資者接力增持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轉股進程并非一帆風順。今年3月末時未轉股比例仍高達99.9971%,市場原本預期正股價格上漲可能觸發強制贖回條款。但隨著下半年銀行板塊整體調整,最終選擇到期兌付方式退市。不過密集出現的戰略投資者增持,特別是10月轉股進度的大幅提速,顯示出市場對銀行長期價值的認可。此次轉股完成后,浦發銀行資本充足率指標將顯著優化,為后續業務拓展提供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