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開幕式上,百度集團副總裁、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吳甜圍繞深度學習技術推動AI與產業融合發展發表了主旨演講。她指出,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支撐技術,深度學習不僅推動了AI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更為大模型時代的到來奠定了技術基礎。通過與大模型的協同優化,深度學習平臺正在成為產業智能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
吳甜詳細闡述了深度學習平臺的技術架構價值。該平臺作為連接硬件芯片與上層應用的樞紐,完整覆蓋了AI技術從開發訓練到推理部署的全生命周期。以百度自主研發的飛槳平臺為例,其通過構建包含核心框架、模型庫、開發套件及社區生態的完整技術體系,成功支撐了文心大模型的迭代升級。目前飛槳已實現與60余款芯片的適配,累計創建模型數量突破110萬個,形成了強大的技術支撐能力。
在技術協同層面,飛槳與文心大模型通過框架-模型-算力的三維優化機制,實現了性能的顯著提升。據技術披露,ERNIE-4.5-300B-A47B模型在預訓練階段達成47%的MFU效率,同時在50ms時延約束下,達到每秒57K tokens的輸入處理能力和29K tokens的輸出性能,展現了深度學習平臺與大模型協同優化的技術突破。
回顧大模型發展歷程,百度自2018年底啟動相關技術研發,于2019年3月正式發布文心1.0版本。經過持續迭代,今年4月推出多模態大模型文心4.5 Turbo和深度思考模型文心X1 Turbo,9月完成X1 Turbo向X1.1版本的升級,形成了覆蓋多場景的技術矩陣。這些技術成果通過飛槳平臺的產業級開發工具,正在加速向千行百業滲透。
在產業應用層面,吳甜重點介紹了基于文心大模型的數字人技術創新。百度自主研發的多模協同數字人系統,通過劇本驅動、多模態規劃、實時交互決策、文本控制語音合成及超擬真視頻生成等五項核心技術,實現了數字人在形態、動作、語音、表情及交互能力的高度統一。該技術已催生出具備強表現力和交互能力的超擬真數字人產品。
商業實踐數據顯示,百度數字人技術已產生顯著經濟效益。通過慧播星平臺打造的超10萬個數字人主播,使直播轉化率提升31%,運營成本降低80%。在具體案例中,羅永浩數字人直播首秀即創下行業GMV新紀錄,部分品類的帶貨效率超越真人主播。這些應用成果驗證了深度學習技術驅動產業變革的商業價值。
據最新統計,飛槳與文心大模型的技術生態已吸引超過2333萬開發者參與,服務企業客戶達76萬家。這種技術-應用-產業的良性循環,正在持續推動各行業向智能化高級形態演進,形成了技術革新驅動應用創新、應用創新轉化商業價值的完整閉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