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部分調研機構預測今年雙11家電市場銷售額可能呈現同比下滑態勢,但電商平臺與家電龍頭企業并未因此放緩腳步,反而通過深化產品定制合作、精準匹配消費需求等方式,全力穩固雙11市場大盤。其中,智能制造技術的突破為產品定制化提供了關鍵支撐。
格力電器國內電商業務負責人在珠海總部接受采訪時透露,今年雙11促銷周期延長,目前僅完成三分之一賽程,市場機會仍存。以格力為例,其與京東聯合推出定制款“小涼神”空調,同時與天貓、抖音等平臺也開展了定制產品合作。這種合作模式不僅覆蓋了傳統優勢市場,更瞄準了滲透率較低的區域。
京東格力品牌采銷負責人康斯航介紹,京東與格力合作定制的AI節能王子空調累計銷量已達13萬臺。針對東北等空調普及率較低的地區,雙方在此次雙11期間推出售價低于2000元的“小涼神”空調,旨在填補市場空白。京東近期還與美邦合作推出鴻蒙智選風神之眼空調,進一步豐富定制產品線。
在合作過程中,京東通過用戶畫像分析協助格力優化產品布局。例如,針對格力用戶層缺失問題,雙方共同定義產品功能;除空調外,京東還包銷格力“織風者”循環扇12萬臺,并定制10余萬臺踢腳線取暖器。數據顯示,國內城鎮空調每百戶擁有量已達146臺,但東北地區僅約20臺,市場潛力巨大。同時,2100元以下價格段產品占據近半市場份額,消費結構變化促使企業調整策略。
針對定制化可能沖擊線下渠道的疑問,格力市場總監朱磊表示,不同渠道用戶需求差異顯著,未來將通過差異化產品滿足各渠道特性。線上線下的產品定位將有所區分,確保每個價位段都能提供高品質選擇。
康斯航指出,產品定制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品牌方對電商平臺數據分析的信任度,部分企業認為用戶需求與自身戰略方向存在偏差;二是產品性能與成本的平衡,需在滿足功能的同時控制價格。這些難點要求品牌與平臺建立更深度的協同機制。
智能制造的進步為破解上述難題提供了可能。在珠海高欄港的格力空調智造基地,總投資150億元的項目自2020年啟動,預計年產能達1230萬套。目前,總裝集成智造工廠已部署四條自動化生產線(內外機各兩條),年內數量將翻倍。該基地通過智能控制實現生產流程優化,解決了人工組裝效率低、多品種切換耗時、質量管控滯后等痛點,同時支持用戶需求直達生產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