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近日對外披露,其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將于10月13日開啟第11次試飛任務。此次試飛承載著多項關鍵技術驗證目標,旨在為后續研發積累數據并推動技術突破。
據公司介紹,本次試飛的核心任務包括三方面:一是通過飛行測試為下一代“超級重型”助推器的研發提供關鍵數據支撐;二是檢驗飛船隔熱系統在極端條件下的性能表現;三是驗證飛船返回發射場技術的可行性。其中,隔熱系統的壓力測試將通過拆除部分隔熱瓦的方式,重點考察特定區域在重返大氣層時的耐熱能力。
試飛方案顯示,本次使用的助推器曾參與第8次試飛,主要測試目標是驗證新型發動機著陸燃燒模式。該助推器完成使命后將在指定海域濺落,不進行回收。而“星艦”飛船則需在太空中完成多項復雜操作,包括部署8顆“星鏈”模擬衛星、在軌重啟“猛禽”發動機等。試飛尾聲階段,飛船將模擬返回發射場的飛行軌跡,并開展動態機動與亞音速制導算法測試,最終降落于印度洋。
回顧此前試飛記錄,8月26日完成的第10次試飛中,“星艦”兩級均按預定計劃在目標海域成功濺落,標志著技術成熟度進一步提升。作為當前全球體積最大的運載火箭,“星艦”總長約120米,直徑9米,采用兩級可重復使用設計。其第一級為70米長的“超級重型”助推器,第二級為“星艦”飛船,整體設計目標是將人類與物資送抵地球軌道、月球及火星等深空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