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小林
美編 / 顧青青
出品 / 電動新物種
9月26日的問界M7交付現場,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中國國家藝術體操隊的姑娘們穿著訓練服,好奇地打量著眼前這臺剛剛上市就火爆全網的新車。她們伸手觸摸車身線條,就像在賽場上感受器械的質感一樣專注。
一邊是剛剛創下“一小時大定3萬臺”記錄的市場寵兒,一邊是在國際賽場上為國爭光的體操精靈。兩個“冠軍”的相遇,背后其實是中國品牌發展邏輯的深刻變化。
過去,中國汽車品牌習慣于在技術參數上做文章。現在,問界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與代表“國家高度”的文化體育IP深度綁定,讓品牌從單純的產品符號升級為文化符號。
01
冠軍交付背后的精神共鳴
說起藝術體操,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優美”、“柔韌”這些詞匯上。但真正了解這項運動的人都知道,藝術體操遠比想象中殘酷。
一套完美的動作背后,是成千上萬次的重復訓練。毫厘之間的失誤,就可能與冠軍失之交臂。這種對極致的追求,與問界的品牌理念不謀而合。
問界創造性地讓用戶參與到了交付驗收的全過程中。從動態路試到AEB測試,從涉水體驗到底盤調校檢驗,用戶不再是被動的接收者,而是品質的共同見證者。
交付現場,張興海表示:“看問界,是好車;試問界,是好車;用問界,更是好車。我們讓用戶現場體驗,就是為了讓用戶能夠安心、放心地使用問界的產品,讓問界M7的智能全維安全守護全家人穩穩的幸福、滿滿的幸福。”

這種“透明交付”背后,體現的是品牌對自身產品力的絕對自信。敢于讓用戶在工廠現場“挑毛病”,本身就是一種實力的展現。
問界M7能在上市首日就獲得如此熱烈的市場反響,靠的不是價格戰,而是對產品品質的極致雕琢。累計交付30萬臺的成績,每一臺車背后都凝聚著工程師們無數個日夜的打磨。
藝術體操隊員們不僅是交付儀式的見證者,更成為了首批車主。這種身份的轉換很有象征意義——從合作伙伴到真實用戶,從品牌代言到產品體驗,關系的深度在悄然發生變化。
當冠軍選擇冠軍產品時,傳遞的信任感是任何廣告都無法比擬的。

這種精神層面的契合,讓問界與藝術體操的合作有了超越商業贊助的深層意義。當藝術體操隊員們親手觸摸問界M7的那一刻,傳遞的不僅僅是產品信任,更是對“追求極致”這一共同價值觀的認同。

02
從春晚到交付的合作進階
如果說2025年央視春晚的智慧燈光秀是問界與藝術體操合作的“高光時刻”,那么這次交付儀式則更像是“日常相處”的真實寫照。
780臺問界M9在春晚舞臺上的整齊律動,確實震撼了全球觀眾。但更打動人的,或許是藝術體操隊員們成為“問界產品體驗官”后的那些生活化瞬間——她們會在訓練間隙討論車載音響的音質,會因為智能語音助手的便捷而驚喜。

這種從“表演合作”到“生活融入”的轉變,體現了問界跨界策略的成熟。不是簡單的“借勢營銷”,而是真正讓品牌融入到合作伙伴的日常生活中。
6月的全國藝術體操錦標賽冠名,更是將這種融合推向了專業層面。問界不滿足于做一個“贊助商”,而是要成為這項運動發展的“參與者”。
03
跨界基因鑄就品牌戰略新高地
回頭看問界的發展歷程,跨界合作幾乎貫穿了整個品牌成長軌跡。
最初與華為的技術跨界,讓問界獲得了智能化的基因。后來加入央視“品牌強國工程”,為品牌注入了“國家隊”的公信力。再到與各類體育賽事的合作,問界在不斷拓展自己的品牌邊界。

這種跨界不是盲目的“廣撒網”,而是有著清晰的邏輯主線:每一次合作都在強化“冠軍品質”這一核心標簽。
這種跨界戰略能夠成功落地,離不開問界在制造端的硬核實力支撐。上市72小時即實現交付,這樣的供應鏈響應速度在行業內并不常見。
當品牌影響力通過跨界合作不斷擴大時,相應的服務能力也必須跟上。全國400多家用戶中心的布局,為品牌的跨界擴張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設施保障。
從WTT乒乓球賽到藝術體操錦標賽,從央視春晚到《冠軍到冠軍》,問界選擇的都是能夠體現“專業”、“極致”、“冠軍”特質的平臺。
央視總臺的《冠軍對冠軍——CMG中國新能源汽車挑戰賽》,是這種選擇邏輯的集中體現。節目讓奧運冠軍、世界冠軍駕駛問界新能源車,從重慶出發,跨越四川、陜西、青海、甘肅、新疆、西藏等地,完成4大賽區的激烈角逐。
這種合作的精妙之處在于,它讓兩種不同的“冠軍”產生了化學反應。體育冠軍代表競技場上的榮耀,銷量冠軍印證市場的真實認可。當奧運桂冠遇見銷量桂冠,傳遞出的品牌價值遠超單純的技術展示。
問界全系累積交付80萬,問界M9在50萬級豪華車市場的銷量冠軍地位,這些數字本身就是最好的背書。

總結
智慧科技賦能體育藝術的無限可能
當問界的工程師們在實驗室里調試每一個細節參數時,藝術體操隊員們也在訓練館里雕琢每一個動作細節。這種對完美的共同追求,讓兩者的合作有了超越商業層面的深層共鳴。
中國品牌正在告別簡單的價格競爭時代,進入價值競爭的新階段。問界與藝術體操隊的合作模式,為整個行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品牌的價值不僅來自產品本身,更來自它所代表的精神內核。
這或許就是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新鑰匙——不是簡單地輸出產品,而是輸出價值觀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