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席卷的當下,“網紅”一詞早已突破原有邊界,從日常用品到文化瑰寶,萬物皆有成為網紅的可能。當三星堆的青銅面具以“表情包頂流”的姿態走進大眾視野,故宮的貓咪搖身一變成為“御前帶爪侍衛”,就連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也隨著街舞的節奏舞動起來,傳統文化與現代潮流的碰撞,總能引發陣陣熱議。

然而,當“國之重器”如火箭、航母也踏上“網紅化”之路時,輿論場卻炸開了鍋。有人拍手叫好,認為這是讓年輕人了解國家實力的絕佳機會;也有人痛心疾首,覺得將鎮國神器卷入流量游戲,有失莊重。這場爭議的源頭,竟是一款風靡全網的手游——《逆水寒》。
作為網易旗下的現象級游戲,《逆水寒》憑借6元新皮膚狂攬1億用戶,其熱度可見一斑。游戲走紅后,聯動活動接踵而至,從與KFC、甄嬛傳、秦時明月的跨界合作,到令人瞠目結舌的“神級操作”,每一次動作都刷新著行業的認知。
去年暑期,網易干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發射“逆水寒二號”火箭,將玩家的二創作品送入太空。想象一下,高衙內在外星人面前穿著秋褲跳辣舞,這樣的畫面,怎能不讓人捧腹?這一舉動,無疑將游戲的創意上限推向了新的高度。

而近日,《逆水寒》手游再次掀起波瀾。在官宣9月底上線賽季終章——3.1.4版本時,玩家驚喜地發現,游戲竟然與中國航母攜手,在航海玩法中加入了遼寧艦、山東艦的數字模型。這一波操作,讓玩家們在游戲中邊玩邊查資料,硬是將一款武俠游戲玩成了“國防教育基地”。
火箭之后是航母,這樣的牌面確實讓人嘆為觀止。但質疑聲也隨之而來:讓國之重器走網紅路線,真的合適嗎?對此,游戲官方倒是坦誠相待:“我們想讓大家知道,真正的國潮不是漢服配奶茶的淺薄,而是火箭劃破天際的壯麗,是航母劈開浪花的雄姿。”
然而,這番解釋并未平息爭議,反而讓更多人陷入了沉思:當國之重器開始“接地氣”,究竟是文化傳播的創新之舉,還是對神圣感的消解?
事實上,00后對國之重器的態度遠比想象中復雜。他們會在《流浪地球》中為“飽和式救援”熱血沸騰,會在《長津湖》中為“冰雕連”淚灑影院,卻對現實中的國防成就知之甚少。這并非他們不想了解,而是傳統宣傳方式過于“高冷”,難以激起年輕人的興趣。
而火箭、航母與游戲的聯動,恰恰用年輕人熟悉的語言重構了“重器敘事”。當火箭載著玩家美圖、跳舞視頻翱翔天際,當航海玩法中升級的船只以遼寧艦為頂配,這種“游戲化表達”讓硬核科技瞬間有了溫度,也讓年輕人更容易對國防軍事產生敬畏之心。
從這個角度看,國之重器走網紅路線,并非“降維打擊”,反而是“升維傳播”。它用年輕人熱愛的語言,重新詮釋了“硬核”的含義。而《逆水寒》手游的聯動,或許只是這場變革的開端。可以預見,未來的國之重器將以更多元的方式“破圈”,走進更多年輕人的生活。
那么,對于《逆水寒》手游這樣的聯動,你持何種態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