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技術的迅猛發展,讓國際芯片廠商迎來新一輪戰略布局高潮。為在AI時代占據先機,這些企業正通過密集收購完善技術生態,從單一芯片供應商向全棧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近期,Arm、AMD、高通等頭部企業相繼完成或披露多項收購計劃,技術整合方向覆蓋數據傳輸、AI推理、軟件生態等關鍵領域。
AMD于11月10日宣布完成對MK1的收購,這家總部位于加州的企業以高速AI推理技術見長。其Flywheel技術針對AMD硬件優化后,每日處理量突破1萬億tokens。MK1團隊加入后,將直接強化AMD在高速推理和企業級AI軟件棧的研發能力。AMD強調,此次收購是提升全棧AI性能戰略的關鍵節點,標志著其從CPU/GPU供應商向AI系統級服務商邁出重要一步。
數據傳輸環節成為另一競爭焦點。Arm計劃以2.65億美元收購芯粒技術公司DreamBig,交易預計2026年3月完成。這家加州企業掌握的以太網和RDMA(遠程直接內存訪問)專利,能顯著提升數據中心內外數據傳輸效率。Arm首席執行官Rene Haas指出,DreamBig的技術可解決橫向擴展網絡中的延遲問題,這對構建超大規模AI基礎設施至關重要。類似地,英偉達通過NVLink協議構建的傳輸優勢,正是其市場地位的重要支撐。
高通在6月宣布以24億美元收購接口IP龍頭Alphawave,目標直指數據中心市場。該公司研發的SerDes技術能構建基于以太網、PCIe等協議的高性能互連系統,滿足AI訓練和推理場景的嚴苛需求。行業分析師張俊雅認為,此次收購將提升高通Oryon CPU與Hexagon NPU的數據傳輸效率,加速其從移動端向數據中心領域的滲透。此前高通已通過收購Autotalks強化車聯網技術,10月又宣布收購開源硬件公司Arduino,逐步構建涵蓋硬件、軟件和云服務的邊緣計算平臺。
技術整合的深度正在突破傳統邊界。AMD今年5月收購硅光網絡創企Enosemi,強化CPO共封裝光學能力。回顧其收購史,賽靈思的人工智能引擎、Pensando的網絡技術、Silo AI的軟件團隊等資源整合,使其產品組合從芯片延伸至全機架級系統設計。這種轉變反映行業趨勢:單一芯片性能競爭已讓位于系統級生態構建。
Arm的生態野心更為顯著。Rene Haas在股東會上透露,公司正探索計算子系統、芯粒乃至完整終端解決方案的可能性。雖然未直接回應自研芯片傳聞,但其通過收購持續完善綜合性能力的路徑已清晰可見。從提供IP授權架構到構建全棧解決方案,Arm的轉型折射出行業生態競爭的本質變化。
這場技術整合浪潮中,頭部企業正系統性重構能力圖譜。計算效率提升、數據傳輸優化、軟件生態完善、系統級集成……每個環節都成為競爭焦點。當離散的技術碎片被熔鑄為密切咬合的生態共同體,AI芯片市場的競爭已從算力比拼升級為系統服務能力的全面較量。誰能最快將原始算力轉化為可落地的AI服務,誰就能在這場生態競賽中占據制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