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虛實共生 智驅未來”為主題的數字能源高峰論壇近日在四川宜賓舉辦,作為2025世界動力電池大會的核心活動之一,此次論壇匯聚了全球數字技術與能源領域的近300位專家學者、行業領袖及企業代表。與會者圍繞人工智能背景下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如何賦能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展開深入探討,共同挖掘技術革新帶來的新機遇與新路徑。
論壇由達索系統(宜賓)動力電池創新中心、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宜賓三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及中國電池工業協會聯合主辦。作為全球工業軟件領域的領軍企業,達索系統自1981年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通過3DEXPERIENCE平臺推動可持續創新,其業務覆蓋航空航天、汽車、醫療等12個行業,服務全球142個國家和地區的37萬余家客戶。旗下CATIA、SOLIDWORKS等核心產品廣泛應用于3D建模、仿真及產品生命周期管理領域,為工業數字化轉型提供關鍵支撐。
活動現場,“中法電池數智加速實驗室”正式揭牌。該實驗室由達索系統與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共建,旨在打造國際領先的新能源技術服務平臺,通過重塑產業鏈價值結構引領綠色能源智能化發展。據達索系統全球執行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許善淞透露,其宜賓動力電池創新中心運營首年即實現7000萬元營收,基于AI的動力電池行業加速套件已完成預研,即將進入行業驗證階段。目前,該中心已為寧德時代、凱翼汽車等數十家本地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未來將依托院士工作站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在致辭中指出,數字化技術對提升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產業安全具有關鍵作用。他強調,虛擬仿真與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是突破電池技術研發、制造及回收利用等環節復雜挑戰的核心路徑,將為產業帶來顛覆性變革。通過構建數字孿生模型,企業可實現從設計到回收的全流程優化,顯著提升生產效率與資源利用率。
作為世界動力電池大會的永久舉辦地,宜賓近年來在數字經濟與動力電池領域取得顯著突破。目前,該市數字經濟產業規模已突破600億元,動力電池產業產值連續兩年超千億元,并榮獲“中國動力電池之都”與“中國儲能產業新高地”稱號。此次論壇的舉辦,進一步鞏固了宜賓在全球新能源產業格局中的戰略地位,為推動技術跨界融合與產業生態升級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