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25年“雙11”的促銷狂潮席卷而來時,消費市場的焦點已不再局限于傳統電商平臺的折扣比拼。百度、阿里巴巴、BOLON、影目、聯想等科技企業紛紛選擇這一關鍵節點發布AI智能眼鏡,標志著“下一代計算終端”的爭奪戰正式拉開帷幕。這場競爭不僅是新品的集中亮相,更預示著人工智能技術從云端向邊緣設備遷移、從語言交互向視覺交互延伸的重要轉折。
資本市場對AI終端的關注度持續攀升,科創人工智能ETF華夏(589010)作為追蹤AI技術硬核發展的投資工具,其市場表現印證了資金對“AI+終端”融合趨勢的強烈預期。當AI大模型找到智能眼鏡這一新型載體,消費電子產業的格局重構已不可逆,上游芯片、光學組件、算法開發等產業鏈環節正面臨價值重估的歷史機遇。
在AI眼鏡賽道,科技企業正沿著兩條差異化路徑展開激烈角逐。以百度小度AI眼鏡Pro、BOLON與Rokid合作款、大朋DPVR為代表的產品線,聚焦“拍攝+AI”功能組合,打造平民化的智能記錄設備。這類產品普遍搭載高通AR1芯片,配備12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4K照片和1440P視頻拍攝,并集成AI風格濾鏡、物體識別、實時翻譯等基礎功能。其核心策略是通過2000元級的定價策略,以“第一視角拍攝”為突破口,培養用戶對智能穿戴設備的依賴性。
另一條技術路徑則由阿里巴巴夸克AI眼鏡S1、影目INMO GO3、聯想V1等高端產品主導,這些設備將顯示技術與AI深度融合,試圖構建全天候的智能助理系統。夸克S1采用雙目衍射光波導顯示方案,搭載高通AR1與恒玄BES2800雙芯片架構,內置阿里通義千問大模型,可無縫調用高德導航、支付寶支付、淘寶比價等生態服務。影目GO3在支持77種語言實時翻譯的同時,與中國移動、螞蟻集團等企業共建應用生態。聯想V1則以38克超輕機身和單雙目顯示切換功能,瞄準商務翻譯、演講提詞等生產力場景。
這場技術競賽的背后,是完整的產業生態支撐體系。在硬件層面,AI SoC芯片成為智能功能的核心支撐,高通AR1平臺占據先發優勢,而恒玄科技BES2800芯片成功打入阿里供應鏈,標志著國產芯片在高端可穿戴設備領域的突破。光學顯示技術直接決定用戶體驗,聯想采用的樹脂衍射光波導與影目的單光機雙目架構,都在解決清晰度、續航與佩戴舒適度的平衡難題。傳感器方面,索尼IMX攝像頭與多麥克風陣列的組合,為環境感知和語音交互提供基礎保障。
算法層面對AI眼鏡的智能化水平起著決定性作用。夸克S1依賴的通義千問、小度眼鏡搭載的文心大模型、影目GO3接入的智譜AI,這些大模型的能力邊界直接定義了設備的智能上限。受限于設備體積和功耗,端云協同架構成為必然選擇——本地輕量模型處理實時指令,復雜任務則通過云端大模型完成,這種技術架構正在重塑AI應用的開發范式。
生態整合能力成為決定產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阿里巴巴的夸克S1展現出最清晰的戰略布局,通過眼鏡設備直接調用集團核心應用,構建起其他廠商難以復制的生態壁壘。這種“硬件+服務+場景”的融合模式,預示著未來AI眼鏡市場的競爭將演變為全產業鏈能力的綜合較量。
對于投資者而言,AI眼鏡市場的爆發不僅帶來消費電子領域的變革,更催生出覆蓋全產業鏈的投資機遇。科創人工智能ETF華夏(589010)通過跟蹤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為市場提供了布局AI硬件、算法、應用層龍頭企業的便捷通道。其成分股中,恒玄科技作為智能音頻SoC龍頭,已進入阿里供應鏈;寒武紀提供云端一體的AI算力支持;芯原股份則通過芯片IP授權服務,為可穿戴設備提供技術底座。
該指數的成分股構成顯示出鮮明的“硬科技”特征,硬件企業占據重要比重的同時,完整覆蓋算法層與應用層企業。這種全產業鏈布局確保投資者能夠充分捕捉技術變革帶來的紅利,無論紅利最先體現在硬件銷售、算法授權還是應用服務領域。科創板企業普遍具備的高研發投入特性,使其在技術迭代周期中更具爆發潛力,20%的漲跌幅限制也為資金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間。
在AI終端化的歷史進程中,消費電子產品的形態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智能眼鏡提供的“第一視角”交互方式,正在創造“即看即所得”的新型使用場景。從夸克S1的近眼導航到影目GO3的實時翻譯,這些功能在特定場景下已展現出對智能手機的替代潛力。當AI技術真正“佩戴”在用戶眼前,一個更高效、直觀的智能交互時代正在拉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