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A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通信行業正迎來一場以“大上行”為核心的技術革命。智能機器人遠程操控、車路協同高頻交互、AI終端實時數據回傳等新興場景的普及,對網絡上行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傳統移動網絡在上行速率、穩定性和傳輸效率上的短板逐漸顯現,大上行能力已從“可選配置”升級為支撐產業智能化升級的“關鍵基礎設施”。
在這場變革中,中國移動聯合產業伙伴發布《5G-A賦智新業務融合創新白皮書》,明確提出AI原生業務將重構通信服務范式。董事長楊杰在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強調,通過增強無線網絡上行性能、構建智慧光網,可滿足億萬智能體對廣連接、強交互、高算力的需求。為加速技術落地,中國移動同步推出《5G-A超級上行技術白皮書》與《5G終端白皮書(2026年版)》,從技術標準到終端適配構建完整生態鏈。
技術突破層面,四大核心技術形成“能力矩陣”:F/A SUL技術通過動態聚合F/A頻段與其他頻段,實現上下行資源解耦,在實測中達成1Gbps上行峰值速率,小區邊緣速率提升4倍至20Mbps;多載波聚合技術通過時隙錯位調整,將頻譜利用率提升30%;4.9GHz幀結構調整技術通過重構時隙配比,使上行時隙占比增加60%;上行數據壓縮技術則在PDCP層削減冗余數據,降低終端功耗20%。這些創新共同破解了功率受限、時隙稀缺、頻譜矛盾三大行業難題。
終端生態建設方面,中國移動通過白皮書明確技術路徑:要求終端必選支持F/A SUL頻段組合,并規定2026年起3500元以上產品需具備SUL或上行NR CA能力。同時推出“四大生態合作行動”:“智擎?悅享行動”計劃2026年實現AI定制手機銷量超千萬臺;“智鴻?萬聯行動”通過“十百千萬”計劃推動10款芯片適配、百款終端落地;“聚智?共生行動”依托3億月活用戶打造線上銷售樞紐。這些舉措將加速終端產業向智能化、國產化轉型。
商用實踐已在全國多地開花結果:杭州完成全國首個F/A SUL外場組網驗證,在直播產業密集區實現上行性能增益52%-115%;上海通過4.9G與F頻段組合,在車聯網示范區達成1Gbps上行速率,支撐自動駕駛數據超低時延回傳;湖南在“湘超”聯賽中部署大上行技術,使2萬人同時在線場景下短視頻播放成功率保持100%。這些案例證明,大上行技術正在文旅傳播、智慧商業、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創造真實價值。
據GTI預測,到2028年F/A SUL技術將撬動超萬億元信息消費市場。中國移動通過5G-A規模部署,已在重點城市實現三載波聚合應用,其尊享網絡權益服務已覆蓋超4500萬用戶。隨著技術持續演進,大上行正從“連接工具”升級為“價值引擎”,為AI時代構筑起堅實的數字底座,推動社會向全場景智能連接邁進。







